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三维地震探测地下采空区运用属性分析解释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为进展及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三维地震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2-13页
        1.2.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3-15页
        1.2.3 采空区探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7页
        1.3.1 主要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主要内容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三维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第19-27页
    2.1 三维地震勘探基本理论第19-22页
        2.1.1 波动原理第19-20页
        2.1.2 射线原理第20-22页
    2.2 地震勘探采空区的基本原理第22-25页
        2.2.1 采空区的分类及其破坏特征第22-23页
        2.2.2 采空区的地震响应特征第23-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第27-35页
    3.1 地震属性的简介及分类第27-28页
    3.2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优化分析第28-30页
        3.2.1 地震属性的提取第28-29页
        3.2.2 地震属性的优化分析第29-30页
    3.3 地震属性的应用第30-33页
        3.3.1 振幅属性第30-31页
        3.3.2 构造属性第31-32页
        3.3.3 方差属性第32页
        3.3.4 相位属性第32页
        3.3.5 倾角属性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三维地震勘探探测采空区实例第35-61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35-39页
        4.1.1 地质简介第36-37页
        4.1.2 煤层及构造第37-38页
        4.1.3 地球物理特征第38-39页
    4.2 试验工作及参数选取第39-41页
        4.2.1 试验工作第39-40页
        4.2.2 试验效果分析及结论第40-41页
    4.3 研究区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及解释第41-59页
        4.3.1 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第41-44页
        4.3.2 地震勘探数据的处理第44-53页
        4.3.3 地震勘探数据的解释第53-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成果图件分析以及属性解释第61-69页
    5.1 研究区解释的采空区综述第61页
    5.2 研究区解释的采空区分述第61-65页
    5.3 属性解释成果平面图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建议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石渣制备CaO2的液相循环工艺研究
下一篇:三维地形模型的网络传输及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