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果树树冠结构与光照研究 | 第11-16页 |
·果树树冠中辐射状况的决定因子 | 第11-12页 |
·果树树冠结构的研究 | 第12-16页 |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与光合作用 | 第16-17页 |
·果树树形与光照分布 | 第17-1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1页 |
·V字形 | 第20页 |
·平棚形 | 第20页 |
·疏散分层形 | 第20-21页 |
·仪器和方法 | 第21-24页 |
·仪器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树冠叶面积指数WinsCanopy结果比较研究 | 第24-25页 |
·梨树冠结构特征指标分析 | 第25-29页 |
·冠层开度 | 第25-26页 |
·叶面积系数 | 第26-27页 |
·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 | 第27-29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树冠结构比较结果 | 第29-34页 |
·不同树形冠层开度和叶面积系数 | 第29-30页 |
·不同树形平均叶倾角 | 第30-31页 |
·不同树形冠下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 | 第31-32页 |
·不同树形冠层比较结果 | 第32-34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光环境及叶片光合生产比较 | 第34-40页 |
·不同树形树相指标测定 | 第34-35页 |
·不同树形不同枝类的叶片光合特性比较 | 第35-36页 |
·不同树形树冠叶幕不同层次、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 | 第36-37页 |
·不同树形光照强度对比叶重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树形光照强度对叶绿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 第40-43页 |
·不同树形产量分析 | 第40页 |
·不同树形品质分析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冠层分析仪有效性分析 | 第43页 |
·鲜黄梨树冠结构指标分析 | 第43-45页 |
·梨树树冠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树冠结构比较 | 第44-45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光合能力的比较 | 第45-46页 |
·鲜黄梨不同树形产量和品质的分析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