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8-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2.1 元理解 | 第9-17页 |
| 2.1.1 元认知与阅读理解 | 第9-11页 |
| 2.1.2 元理解及元理解准确性 | 第11-13页 |
| 2.1.3 元理解的研究范式 | 第13-14页 |
| 2.1.4 元理解准确性理论机制 | 第14-17页 |
| 2.2 呈现方式、加工方式与元理解准确性 | 第17-22页 |
| 2.2.1 呈现方式与元理解 | 第17-19页 |
| 2.2.2 加工方式与元理解 | 第19-22页 |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2-26页 |
| 3.1 问题提出 | 第22-24页 |
| 3.2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 3.2.1 理论意义 | 第24页 |
| 3.2.2 现实意义 | 第24-26页 |
| 4 研究设计 | 第26-44页 |
| 4.1 实验一:呈现方式对元理解准确性的影响 | 第26-34页 |
| 4.1.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26页 |
| 4.1.2 方法 | 第26-29页 |
| 4.1.3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4.1.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4.1.5 讨论 | 第31-33页 |
| 4.1.6 实验结论 | 第33-34页 |
| 4.2 实验二:概念图加工方式对元理解准确性的影响 | 第34-44页 |
| 4.2.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34页 |
| 4.2.2 方法 | 第34-36页 |
| 4.2.3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 4.2.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 4.2.5 讨论 | 第40-43页 |
| 4.2.6 实验结论 | 第43-44页 |
| 5 综合讨论 | 第44-49页 |
| 5.1 材料呈现方式,概念图加工策略与元理解准确性 | 第44-46页 |
| 5.2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 第46-47页 |
| 5.3 本研究的局限 | 第47-49页 |
| 6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