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中的设计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计成与《园冶》 | 第18-23页 |
2.1 计成其人 | 第18页 |
2.2 《园冶》其书 | 第18-20页 |
2.3 《园冶》的写作背景 | 第20-22页 |
2.3.1 晚明历史文化背景及江南造园之风的盛行 | 第20-21页 |
2.3.2 明代造园思想及园林审美趣味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妙造自然的设计观 | 第23-38页 |
3.1 对自然美的尊崇 | 第23-33页 |
3.1.1 对自然美的界定 | 第23-24页 |
3.1.2 布局的自然美 | 第24-25页 |
3.1.3 造型的自然美 | 第25-27页 |
3.1.4 色彩的自然美 | 第27-30页 |
3.1.5 装饰的自然美 | 第30-33页 |
3.2 对人作的肯定 | 第33-36页 |
3.2.1 师造化,得心源 | 第33-35页 |
3.2.2 贵在妙造 | 第35-36页 |
3.3 天开和人作的和谐交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自由合度的设计原则 | 第38-55页 |
4.1 因借 | 第38-44页 |
4.1.1 因 | 第38-42页 |
4.1.2 借 | 第42-44页 |
4.2 体宜 | 第44-49页 |
4.2.1 园与人相宜 | 第44-46页 |
4.2.2 材料与物性相宜 | 第46-48页 |
4.2.3 文与质相宜 | 第48-49页 |
4.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49-54页 |
4.3.1 扬州影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第49-50页 |
4.3.2 扬州影园的设计规划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构园无格,从心不从法——创新的设计思维 | 第55-64页 |
5.1 创新之法 | 第55-59页 |
5.1.1 以画造园 | 第55-56页 |
5.1.2 制式新番,裁除旧套 | 第56-58页 |
5.1.3 临机应变 | 第58-59页 |
5.2 妙在得乎一人——造园家创新思维的培养 | 第59-61页 |
5.3 思想渊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园冶》中的设计美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64-70页 |
6.1 人文和生态的统一 | 第64-65页 |
6.2 回归设计的本质 | 第65-67页 |
6.3 提升设计的境界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