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实践探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导论第8-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第15-34页
    2.1 两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第15-18页
    2.2 两个转化: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的异化第18-21页
    2.3 两个原则:先在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第21-25页
    2.4 两个变换:物质的变换和废物的循环第25-28页
    2.5 两个和解:人同自然和人同本身的和解第28-31页
    2.6 两个变革:变革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第31-34页
第3章 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第34-46页
    3.1 从计划生育到环境保护再到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第34-37页
    3.2 从“发展就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第37-41页
    3.3 从生态良好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到“两型社会”第41-43页
    3.4 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第43-46页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和深远价值第46-64页
    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第46-48页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题提供了思路第48-53页
        4.2.1 处理好资本的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第48-50页
        4.2.2 处理好科技的应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第50-51页
        4.2.3 处理好生产和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第51-53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第53-58页
        4.3.1 生态优先,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理念第53-54页
        4.3.2 生态导向,把生态文明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第54-56页
        4.3.3 生态转型,实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第56-58页
    4.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第58-64页
        4.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批判“中国环境威胁论”有利武器第58-61页
        4.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率先进入生态文明社会第61-64页
结束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0-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CAD造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MF-RO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及回用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