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变强化机理 | 第9-11页 |
1.3 容器的应变强化分类 | 第11-14页 |
1.3.1 低温应变强化Ardeform模式 | 第12页 |
1.3.2 常温应变强化Avesta模式 | 第12-14页 |
1.4 影响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4-18页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压力容器损伤机理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20-27页 |
2.1 压力容器损伤和失效模式 | 第20-23页 |
2.1.1 损伤与失效的关系 | 第20页 |
2.1.2 常见的失效模式 | 第20-21页 |
2.1.3 国内现行标准中采用的失效模式以及应对方法 | 第21-22页 |
2.1.4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适用的失效模式 | 第22-23页 |
2.2 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应变强化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27-34页 |
3.1 低温韧性实验研究 | 第27-29页 |
3.1.1 预拉伸实验设计 | 第28页 |
3.1.2 冲击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3.1.3 结果分析 | 第29页 |
3.2 金相组织研究 | 第29-32页 |
3.2.1 金相实验设计 | 第29页 |
3.2.2 金相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低温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4-45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4.1.1 结构尺寸及操作参数 | 第34-35页 |
4.1.2 几何模型 | 第35页 |
4.2 网格划分 | 第35-37页 |
4.3 约束条件 | 第37页 |
4.3.1 位移边界条件 | 第37页 |
4.3.2 载荷施加条件 | 第37页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4.4.1 加载阶段 | 第39-42页 |
4.4.2 卸载阶段 | 第42-43页 |
4.4.3 应变强化结果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低温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可靠性分析 | 第45-50页 |
5.1 失效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5.2 故障树分析 | 第46-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的检验 | 第50-54页 |
6.1 制造环节的监督检验 | 第50-51页 |
6.1.1 图纸设计及工艺制定 | 第50页 |
6.1.2 制造过程的监控 | 第50-51页 |
6.1.3 无损检测的审查 | 第51页 |
6.2 使用环节的定期检验 | 第51-53页 |
6.2.1 资料审查 | 第51-52页 |
6.2.2 宏观检验 | 第52页 |
6.2.3 绝热层真空度检测 | 第52-53页 |
6.2.4 安全泄放装置的检验和维护以及仪器仪表的检查和校验 | 第5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