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记忆的哈尔滨市企业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1.3.1 城市记忆相关研究第12-14页
        1.3.2 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相关研究第14-17页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17-18页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0-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2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第22-38页
    2.1 相关理论研究第22-24页
        2.1.1 集体记忆理论第22-23页
        2.1.2 城市意象理论第23页
        2.1.3 其他相关理论第23-24页
    2.2 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第24-30页
        2.2.1 城市记忆的概念第24-25页
        2.2.2 城市记忆的特征及作用第25-27页
        2.2.3 城市记忆系统分析第27-28页
        2.2.4 城市记忆测度方法第28-29页
        2.2.5 城市记忆相关实践第29-30页
    2.3 单位大院的相关研究第30-33页
        2.3.1 单位大院的形成背景第30-31页
        2.3.2 单位大院的特征第31页
        2.3.3 单位大院面临的问题第31-33页
    2.4 企业单位大院的现状及空间构成第33-35页
        2.4.1 企业单位大院现状第33-34页
        2.4.2 企业单位大院的空间构成第34-35页
    2.5 城市记忆与企业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的关联构建第35-37页
        2.5.1 城市记忆引入企业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的必要性第35-36页
        2.5.2 城市记忆对企业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的启示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哈尔滨市企业单位大院调查与分析第38-70页
    3.1 基本情况调查第38-41页
        3.1.1 历史沿革第38页
        3.1.2 基本概况第38-40页
        3.1.3 特色价值第40-41页
    3.2 记忆线索及记忆要素分析第41-47页
        3.2.1 记忆线索第41-42页
        3.2.2 物质记忆要素第42-45页
        3.2.3 非物质记忆要素第45-47页
    3.3 更新与保护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第47-60页
        3.3.1 更新与保护历程第47-48页
        3.3.2 更新与保护模式第48-50页
        3.3.3 典型案例的调查第50-56页
        3.3.4 现存问题的总结第56-60页
    3.4 更新与保护实践城市记忆测度调查与分析第60-69页
        3.4.1 调查目的及方法第60-62页
        3.4.2 调查结果的分析第62-67页
        3.4.3 调查背后的反思第67-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延续城市记忆的更新与保护思路及策略第70-90页
    4.1 更新与保护的目标及原则第70-73页
        4.1.1 更新与保护目标第70-71页
        4.1.2 更新与保护原则第71-73页
    4.2 延续城市记忆的更新与保护思路第73-79页
        4.2.1 更新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第73页
        4.2.2 更新与保护的思路框架第73-79页
    4.3 延续城市记忆的更新与保护策略第79-85页
        4.3.1 开展遗产普查及价值认定第79-80页
        4.3.2 开展分级分层分类式保护第80-81页
        4.3.3 优化更新与再利用的模式第81-84页
        4.3.4 完善相关机制及政策法规第84-85页
    4.4 延续城市记忆的相关行动策略第85-89页
        4.4.1 利用记忆工程,开展多维延续行动第85-86页
        4.4.2 丰富记忆途径,重视城市记忆传承第86-88页
        4.4.3 整合记忆要素,突出主题文化氛围第88页
        4.4.4 开发主题旅游,树立工业文化品牌第88-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附录第96-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居住区更新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集约理念的层叠式全民健身馆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