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居住区更新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1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点议题第10页
        1.2.2 居住区更新是其中的难点议题第10-11页
        1.2.3 台湾积累了众多经验与教训第11页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第12-13页
        1.4.1 都市更新第12页
        1.4.2 居住区更新机制第12-13页
        1.4.3 研究范围第13页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5.1 国外都市更新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5.2 大陆对台湾都市更新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1.5.3 台湾对都市更新的相关研究第15页
        1.5.4 研究现状分析总结第15-16页
        1.5.5 研究方法第16页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6-18页
        1.6.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基础研究第18-34页
    2.1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现实动因第18-22页
        2.1.1 地狭人稠需更新解决住房问题第18-19页
        2.1.2 老旧住宅多需更新提升居住品质第19-20页
        2.1.3 自然灾害频发需更新保障居住安全第20页
        2.1.4 少子化老龄化需更新适应城市发展第20-21页
        2.1.5 中心机能衰退需更新恢复活力第21-22页
    2.2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政策历程与影响第22-29页
        2.2.1 台湾地区住房政策发展历程第22-26页
        2.2.2 台湾地区的居住区更新发展历程第26-28页
        2.2.3 住房政策对居住区更新的影响第28-29页
    2.3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体制环境及挑战第29-32页
        2.3.1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土地制度环境第29-30页
        2.3.2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经济体制环境第30-31页
        2.3.3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社会环境第31-32页
        2.3.4 特定环境下的更新挑战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参与主体第34-56页
    3.1 台湾地区参与主体与更新角色第34-36页
        3.1.1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参与主体构成第34-35页
        3.1.2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角色构成第35-36页
    3.2 台湾地区主体间关系模式演变第36-52页
        3.2.1 启蒙阶段下的一元主导模式第36-39页
        3.2.2 成长阶段下的二元合作模式第39-44页
        3.2.3 成熟阶段下的多元互动模式第44-52页
    3.3 各主体特征及关系模式演变机理第52-54页
        3.3.1 现阶段各主体的参与特征第52-53页
        3.3.2 参与主体关系模式演变机理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运行系统第56-86页
    4.1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更新动力制度第56-62页
        4.1.1 动力制度的设计必要性第56页
        4.1.2 空间激励制度的动力作用第56-61页
        4.1.3 经济优惠制度的动力作用第61-62页
    4.2 维持多元利益平衡的更新分配制度第62-70页
        4.2.1 台湾地区的更新分配制度演进第63-65页
        4.2.2 权利变换分配制度的操作流程第65-67页
        4.2.3 权利变换分配制度的制度特色第67-70页
    4.3 突显居民核心地位的更新参与制度第70-76页
        4.3.1 台湾地区的更新参与渠道第70-72页
        4.3.2 台湾地区的更新参与时机第72-73页
        4.3.3 引导公众参与的社区规划师制度第73-76页
    4.4 台湾更新运行系统的经验与不足第76-85页
        4.4.1 运行系统重点为整合各主体意愿第76页
        4.4.2 经验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提升主体热忱第76-81页
        4.4.3 运行系统仍有不足更新成效有待提升第81-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台湾居住区更新的保障系统第86-109页
    5.1 规划管理体系是保障更新的前提第86-89页
        5.1.1 以更新单元作为管理项目的单位第86-88页
        5.1.2 以土地管制作为控制指标的工具第88-89页
    5.2 法规体系是保障更新的根基第89-94页
        5.2.1 台湾地区的更新法规演进第89-91页
        5.2.2 台湾地区的更新专项法规特征第91-92页
        5.2.3 台湾地区的更新法规体系架构第92-94页
    5.3 资金体系是保障更新的重要支撑第94-99页
        5.3.1 依靠政府的都市更新基金计划第94-95页
        5.3.2 依靠银行的土地信托制度第95-97页
        5.3.3 依靠市场的不动产证券化制度第97-99页
    5.4 台湾更新保障系统的经验与不足第99-108页
        5.4.1 保障系统目标在于降低更新阻力第99页
        5.4.2 经验在于通过策略安排帮助项目落地第99-102页
        5.4.3 保障系统仍有不足尚未实现自力更新第102-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附录第116-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源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城市记忆的哈尔滨市企业单位大院更新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