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5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第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4.1 国外研究第12-13页
        1.4.2 国内研究第13-14页
        1.4.3 对文献的个人见解第14-15页
第2章 私募基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第15-20页
    2.1 私募基金的定义第15页
    2.2 私募基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5-16页
        2.2.1 私募基金的发展历史第15-16页
        2.2.2 私募基金的现状第16页
    2.3 我国私募投资基金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第16-18页
        2.3.1 证券市场投资机会丰富第16-17页
        2.3.2 投资需求多层次化发展第17页
        2.3.3 私募基金优势独特第17-18页
    2.4 我国私募基金激励契约第18-20页
第3章 公募基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第20-23页
    3.1 公募基金的定义第20页
    3.2 公募基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20-21页
        3.2.1 公募基金的发展历史第20-21页
        3.2.2 公募基金的发展现状第21页
    3.3 我国公募基金激励契约第21-23页
第4章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第23-29页
    4.1 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比较第23页
    4.2 本源与法规表现对比第23-24页
    4.3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组织制度比较第24-25页
        4.3.1 委托代理结构不同第24页
        4.3.2 组织结构功能不同第24页
        4.3.3 约束机制不同第24-25页
        4.3.4 激励机制不同第25页
    4.4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情况分析第25-26页
    4.5 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势第26页
    4.6 中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效率的比较第26-28页
        4.6.1 从委托代理结构方面第26-27页
        4.6.2 从投资决策方面第27页
        4.6.3 从运行期限方面第27-28页
    4.7 对比结果分析第28-29页
第5章 我国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存在的问题第29-35页
    5.1 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5.1.1 私募基金缺乏监管第29页
        5.1.2 私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较差第29页
        5.1.3 私募基金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第29页
        5.1.4 私募基金资金募集手段的不合法性第29页
        5.1.5 私募基金缺乏法律支持第29-30页
        5.1.6 私募基金管理风险控制不完善第30页
    5.2 公募基金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5.2.1 从基金管理公司垄断严重第30-31页
        5.2.2 从基金托管人监管不严第31页
        5.2.3 从基金持有人无法监管第31-32页
        5.2.4 从基金外部市场监管松懈第32页
        5.2.5 公募基金的业绩激励相对于私募基金不足第32-33页
        5.2.6 公募基金的相关投资限制过多第33页
        5.2.7 公募基金经理受到的业绩压力过大第33页
        5.2.8 我国公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率过高,且形式单一第33-34页
        5.2.9 基金持有人在管理费制定、执行方面没有话语权第34页
        5.2.10 外部环境对于固定管理费制度不利第34-35页
第6章 我国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发展建议第35-42页
    6.1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建议第35-37页
        6.1.1 尊重市场选择第35页
        6.1.2 效率至上原则第35页
        6.1.3 必然性和可能性相结合原则第35-36页
        6.1.4 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第36页
        6.1.5 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第36-37页
        6.1.6 禁止投资收益保底的承诺第37页
        6.1.7 明确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第37页
        6.1.8 禁止投资收益保底承诺,加强投资者教育第37页
    6.2 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建议第37-42页
        6.2.1 改善公募基金的激励制度第37-39页
        6.2.2 从自由度、投资空间角度,放宽对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要求第39-40页
        6.2.3 强化管理者、投资者的互动机制第40页
        6.2.4 完善基金持有人大会第40页
        6.2.5 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能第40页
        6.2.6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40-41页
        6.2.7 成立各种协会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第41页
        6.2.8 试点公司型基金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反洗钱内部审计--以汇丰银行为例
下一篇:泉州地区出口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