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国内外光伏支架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1.1.1 光伏产业的介绍 | 第9-13页 |
1.1.2 支架在光伏系统中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1.1.3 光伏支架的常见形式及结构特点 | 第14-16页 |
1.1.4 光伏支架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2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2.1 本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新型装配式光伏支架的结构及优化思路 | 第19-39页 |
2.1 结构优化的思路 | 第19-26页 |
2.1.1 支架与组件连接的优化 | 第20-24页 |
2.1.2 支架可调性的优化 | 第24-25页 |
2.1.3 支架基础的优化 | 第25-26页 |
2.1.4 支架通用性和市场化 | 第26页 |
2.2 新型装配式光伏支架设计方案 | 第26-38页 |
2.2.1 影响支架倾角的因素 | 第28-29页 |
2.2.2 材质的选择 | 第29-31页 |
2.2.3 支架与光伏组件的连接 | 第31-32页 |
2.2.4 支架可调立柱 | 第32-33页 |
2.2.5 基础的结构形式 | 第33-36页 |
2.2.6 支架形式的多样化和标准化 | 第36-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新型装配式光伏支架结构的力学分析 | 第39-55页 |
3.1 各杆件的受力分析 | 第39-48页 |
3.1.1 支架与组件连接节点受力分析 | 第39-41页 |
3.1.2 支架立杆受力分析 | 第41-48页 |
3.1.3 选择基础形式 | 第48页 |
3.2 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48-53页 |
3.2.1 solidworksimulation有限元介绍 | 第48-49页 |
3.2.2 中侧压杆件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第49-51页 |
3.2.3 托盘杆件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第51-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工程案列分析 | 第55-77页 |
4.1 工程基本信息 | 第55-63页 |
4.1.1 设计条件 | 第55页 |
4.1.2 支架朝向和倾角的确定 | 第55-56页 |
4.1.3 荷载分析 | 第56-63页 |
4.2 原工程方案 | 第63-69页 |
4.2.1 原设计方案 | 第63-67页 |
4.2.2 原施工方案 | 第67-68页 |
4.2.3 原成本分析 | 第68-69页 |
4.3 新装配式光伏支架设计方案一 | 第69-72页 |
4.3.1 设计方案一 | 第69-71页 |
4.3.2 施工方案一 | 第71页 |
4.3.3 方案一成本分析 | 第71-72页 |
4.4 新装配式光伏支架设计方案二 | 第72-73页 |
4.4.1 设计方案二 | 第72-73页 |
4.4.2 施工方案二 | 第73页 |
4.4.3 方案二成本分析 | 第73页 |
4.5 新旧三种方案对比 | 第73-75页 |
4.5.1 材料成本对比 | 第73-74页 |
4.5.2 施工成本对比 | 第74-75页 |
4.5.3 综合分析 | 第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7-79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7-78页 |
5.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