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 连铸二次冷却概述 | 第14-17页 |
1.2.1 连铸工艺流程 | 第14页 |
1.2.2 二次冷却过程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3 连铸二次冷却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传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 第18-20页 |
1.3.2 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20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22-33页 |
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22-23页 |
2.2 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23-29页 |
2.2.1 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2.2.2 几种典型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25-29页 |
2.3 差分进化算法 | 第29-32页 |
2.3.1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29-31页 |
2.3.2 差分进化算法家族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33-47页 |
3.1 连铸凝固传热的特点 | 第33-34页 |
3.2 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 | 第34-37页 |
3.3 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37-39页 |
3.4 物性参数的选择 | 第39-42页 |
3.5 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场计算 | 第42-45页 |
3.5.1 模型计算结果及温度场特征 | 第42-43页 |
3.5.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连铸二冷配水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 第47-58页 |
4.1 DE算法参数设置 | 第47页 |
4.2 DE算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47-48页 |
4.3 非支配集构造方法 | 第48-50页 |
4.4 解群体分布度保持方法 | 第50-52页 |
4.4.1 精英保留机制 | 第50页 |
4.4.2 基于拥挤距离的群体多样性保持方法 | 第50-52页 |
4.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处理方法 | 第52-55页 |
4.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52-53页 |
4.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 | 第53-55页 |
4.5.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55页 |
4.6 算法流程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连铸二冷配水参数优化的研究 | 第58-69页 |
5.1 基于冶金准则的目标函数设计 | 第58-61页 |
5.1.1 连铸机设备参数 | 第58-59页 |
5.1.2 连铸冷却过程的冶金准则 | 第59-60页 |
5.1.3 优化目标设计 | 第60-61页 |
5.1.4 其他约束性条件 | 第61页 |
5.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连铸二冷配水优化 | 第61-63页 |
5.2.1 优化参数设置 | 第61页 |
5.2.2 二冷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5.3 连铸二冷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3-66页 |
5.4 应用结果 | 第66-67页 |
5.4.1 中心偏析检测结果 | 第66页 |
5.4.2 方坯低倍样分析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