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超低渗透储层物性地质效应及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6段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第10-1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第11页
    1.4 创新点第11页
    1.5 主要工作量与成果第11页
    1.6 选题来源第11-13页
第二章 地质概况第13-16页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开发简况第13-14页
    2.2 盆地构造简史第14页
    2.3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第14-16页
第三章 超低渗储层物性特征第16-26页
    3.1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第16-18页
    3.2 孔喉结构特征第18-23页
    3.3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第23-24页
    3.4 超低渗储层物性宏观特征第24-26页
第四章 沉积作用特征对储层物性影响第26-48页
    4.1 岩石学特征及其与物性关系第26-31页
    4.2 沉积作用特征与沉积结构第31-33页
        4.2.1 沉积作用特征第31-32页
        4.2.2 沉积岩的主要结构第32-33页
    4.3 沉积构造类型及其特征第33-35页
        4.3.1 物理成因构造第33-34页
        4.3.2 生物成因的构造第34-35页
        4.3.3 化学成因的构造第35页
    4.4 沉积微相特征第35-44页
        4.4.1 沉积微相特征及划分方法第35-38页
        4.4.2 沉积微相类型与标定第38-44页
    4.5 沉积微相与物性分布特征第44-48页
第五章 成岩作用特征对储层物性影响第48-70页
    5.1 成岩演化阶段的划分第48页
    5.2 主要成岩作用及其特征第48-60页
        5.2.1 压实作用及其特征第49-51页
        5.2.2 溶蚀作用第51-53页
        5.2.3 胶结作用第53-60页
    5.3 埋深压实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0-62页
    5.4 微裂缝发育及储层物性关系第62-70页
        5.4.1 微裂缝主要类型及发育状况第62-66页
        5.4.2 微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第66-70页
第六章 超低渗储层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评价模型第70-78页
    6.1 超低渗储层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第70-71页
    6.2 超低渗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评价模型第71-76页
        6.2.1 声波时差测井定量评价超低渗储层物性模型第71-73页
        6.2.2 核磁测井定量评价超低渗储层物性模型第73-76页
    6.3 超低渗储层物性定量评价模型的应用第76-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浸水条件下级配弱黏结颗粒边坡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运城盆地及邻区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