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及特征分析 | 第15-21页 |
·农民收入增长变化 | 第15-17页 |
·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变化 | 第15-16页 |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第16-17页 |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征分析 | 第17-21页 |
·农业收入仍然是我国目前农民收入构成的主体 | 第17页 |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 第17-18页 |
·农民收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 第18-21页 |
3 制约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1-30页 |
·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农业生产能力薄弱的历史原因 | 第21-22页 |
·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造成农业生产能力薄弱的客观原因 | 第22-23页 |
·土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局限性 | 第22页 |
·农业产业面临的自然风险比较大 | 第22-23页 |
·农业产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不确定 | 第23页 |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薄弱的现实原因 | 第23-26页 |
·生产性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而且投入不足 | 第25页 |
·服务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第25页 |
·社会性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且力度薄弱 | 第25页 |
·流通性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 第25-26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是农民增收难的主观原因 | 第26-28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 第27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 第27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阻碍和限制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27-28页 |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结构性原因 | 第28页 |
·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 | 第28页 |
·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向品质高、营养价值高的方向发展 | 第28页 |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畅通严重制约对农民的收入增加 | 第28-30页 |
·农村市场体系的不健全阻碍着农民的收入增加 | 第29页 |
·农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加 | 第29页 |
·农产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畅 | 第29-30页 |
4 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0-34页 |
·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31页 |
·国际大趋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0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30-31页 |
·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页 |
·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倾斜 | 第32页 |
·农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 第32-33页 |
·今后农民增收潜力分析 | 第33-34页 |
5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 第34-47页 |
·改革现有制度障碍 | 第34-37页 |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第34-36页 |
·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营制度 | 第36-37页 |
·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 第37-40页 |
·探索农业投入的新机制 | 第37-38页 |
·建立健全科技支农的长效机制 | 第38页 |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稳定增长机制 | 第38-39页 |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 第40-42页 |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40-41页 |
·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 第41-42页 |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满足农户的多层次性需求 | 第42页 |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政府职能 | 第42-45页 |
·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 第42-43页 |
·加强建设监督管理机制 | 第43页 |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 第43-45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 | 第45-47页 |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5页 |
·发展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涉农金融风险政策性补偿机制 | 第45-46页 |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