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活性焦概述 | 第13-20页 |
1.2.1 活性焦的组成及特点 | 第13-16页 |
1.2.2 活性焦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3 活性焦的作用原理 | 第17-18页 |
1.2.4 活性焦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 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 褐煤活性焦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滤料可行性 | 第21-22页 |
1.5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2-25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褐煤活性焦滤料性能分析 | 第25-32页 |
2.1 物理性能 | 第25-29页 |
2.1.1 孔隙结构 | 第25-27页 |
2.1.2 吸附性能 | 第27-28页 |
2.1.3 曝气损失率 | 第28-29页 |
2.2 生物性能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褐煤活性焦BAF处理制药废水尾水实验 | 第32-49页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2-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1.2 实验装置 | 第33-35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2 吸附实验去除效果 | 第37-39页 |
3.3 曝气生物滤柱挂膜实验效果 | 第39-43页 |
3.3.1 生化出水挂膜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3.2 吸附出水挂膜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4 曝气生物滤柱处理效果实验 | 第43-46页 |
3.4.1 生化出水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2 吸附出水效果分析 | 第44-46页 |
3.5 补充实验 | 第46-47页 |
3.5.1 控制滤柱完全消除生物作用影响实验 | 第46-47页 |
3.5.2 曝气生物滤柱出水再经活性焦吸附去除效果 | 第47页 |
3.6 活性焦BAF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尾水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褐煤活性焦BAF处理褐煤提质尾水中试实验 | 第49-57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4.1.2 实验装置 | 第49-51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4.2 褐煤活性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第52-55页 |
4.2.1 活性焦BAF对COD_(Cr)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4.2.2 活性焦BAF对NH_4~+-N去除效果 | 第53页 |
4.2.3 活性焦BAF对SS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4.2.4 活性焦BAF中pH变化情况 | 第54页 |
4.2.5 活性焦BAF中DO变化情况 | 第54-55页 |
4.2.6 活性焦BAF中浊度变化情况 | 第55页 |
4.3 活性焦BAF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生化尾水机理分析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