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臭氧胁迫下不同作物气孔吸收通量的对比及其时空分布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近地层O_3污染特征第12-13页
        1.2.2 O_3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3-14页
        1.2.3 O_3对作物影响的模型研究第14-16页
        1.2.4 研究展望第16-17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实验地点和材料第19-20页
        2.1.1 实验地点第19页
        2.1.2 实验材料第19页
        2.1.3 实验设计第19-20页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0-22页
        2.2.1 气象因子的测定第20-21页
        2.2.2 气孔导度的测定第21页
        2.2.3 生长指标和产量的测定第21-22页
        2.2.4 数据来源第22页
    2.3 生育期第22页
    2.4 模型介绍第22-25页
        2.4.1 气孔导度模型第22-24页
        2.4.2 O_3吸收通量模型第24-25页
第三章 O_3胁迫下冬小麦和大豆气孔导度的观测第25-39页
    3.1 气象因子第25-28页
    3.2 生长参数第28-32页
        3.2.1 株高第28-29页
        3.2.2 叶面积第29-30页
        3.2.3 生物量第30-31页
        3.2.4 产量第31-32页
    3.3 气孔导度日变化第32-34页
    3.4 气孔导度生育期变化第34-35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35-39页
        3.5.1 讨论第35-37页
        3.5.2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O_3胁迫下冬小麦和大豆气孔导度的模拟第39-53页
    4.1 气孔导度模型的参数化第39-42页
        4.1.1 光合有效辐射对气孔导度的限制第39-40页
        4.1.2 温度对气孔导度的限制第40-41页
        4.1.3 水汽压差对气孔导度的限制第41-42页
        4.1.4 积温对气孔导度的限制第42页
    4.2 环境胁迫函数的变化第42-46页
        4.2.1 限制函数F_(PAR)、f_(temp)、f_(VPD)的变化第42-44页
        4.2.2 限制函数f_(phen)、f_(O3)的变化第44-46页
    4.3 气孔吸收通量的模拟第46-48页
        4.3.1 气孔累积吸收日通量的变化第46-48页
        4.3.2 气孔累积吸收通量的变化第48页
    4.4 气孔导度的模拟与验证第48-49页
    4.5 讨论与小结第49-53页
        4.5.1 讨论第49-51页
        4.5.2 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基于气孔导度模型下江苏省冬小麦和大豆气孔O_3吸收通量的时空分布第53-62页
    5.1 江苏省区域概况第53-54页
    5.2 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第54-57页
        5.2.1 温度第54-55页
        5.2.2 湿度第55-56页
        5.2.3 水汽压差第56-57页
    5.3 O_3浓度的时空分布第57-58页
    5.4 气孔导度的时空分布第58-60页
    5.5 O_3吸收通量的时空分布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6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2-65页
        6.1.1 气室内气象因子的观测第62页
        6.1.2 O_3胁迫对冬小麦和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62-63页
        6.1.3 O_3胁迫对冬小麦和大豆气孔导度的影响第63页
        6.1.4 O_3胁迫下冬小麦和大豆气孔导度模型的参数化第63-64页
        6.1.5 江苏省冬小麦和大豆气孔O_3吸收通量的时空分布第64-65页
    6.2 本研究创新点第65页
    6.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苕溪中游典型生猪养殖产排污特征研究
下一篇:褐煤活性焦滤料特性及处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