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连续Sonogashira与Glaser偶联反应的二芳基丁二炔的合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二芳基丁二炔的合成研究第9-15页
        1.1.1 铜配合物催化的二芳基丁二炔的合成第9-11页
        1.1.2 钯配合物催化的二芳基丁二炔的合成第11-14页
        1.1.3 其它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的二芳基丁二炔的合成第14-15页
    1.2 带保护基的炔烃偶联反应的研究第15-18页
        1.2.1 硅基衍生物作为保护基第15-16页
        1.2.2 格氏试剂作为保护基第16-17页
        1.2.3 卤素作为保护基第17-18页
    1.3 保护炔烃的连续偶联反应的研究第18-19页
    1.4 Glaser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第19-21页
    1.5 1,4-二取代-1,3-丁二炔的应用第21-24页
    1.6 本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25-35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25-27页
        2.1.1 仪器第25页
        2.1.2 试剂第25-27页
        2.1.3 溶剂预处理第27页
    2.2 实验方案第27-35页
        2.2.1 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的制备第27页
        2.2.2 1,4-二取代-1,3-丁二炔合成路线第27页
        2.2.3 中间产物1-芳基-2-三甲基硅基乙炔(2)的一般合成方法第27-28页
        2.2.4 1,4-二取代-1,3-丁二炔(3)的一般合成方法第28页
        2.2.5 1,4-二取代-1,3-丁二炔(3a-3n)的具体合成方法第28-35页
3 连续性偶联反应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5-51页
    3.1 Sonogashira和Glaser连续偶联反应的发现第35-43页
    3.2 Glaser偶联反应的条件优化第43-46页
        3.2.1 NaOH加入量的影响第43页
        3.2.2 溶剂对Glaser偶联反应的影响第43-45页
        3.2.3 反应温度对Glaser偶联反应的影响第45-46页
    3.3 实验结果与机理第46-50页
        3.3.1 实验结果第46-49页
        3.3.2 连续偶联反应机理探究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金属催化剂完全保留的连续偶联对照实验第51-60页
    4.1 Glaser偶联反应中催化剂残留检测第51页
    4.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4.3.1 残留的钯/铜金属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4.3.2 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的Glaser偶联反应第53-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创新点及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A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第6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金属硫蛋白絮凝酵母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下一篇:催化不对称环化高效合成雷公藤对醌H及新型手性膦配体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