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各向异性扩散数字图像修复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2 自适应各向异性扩散及其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图像修复的评价标准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双十字TV模型的数字图像修复 | 第17-26页 |
2.1 TV模型 | 第17-18页 |
2.2 双十字TV模型 | 第18-22页 |
2.2.1 双十字TV的改进思路 | 第18-19页 |
2.2.2 双十字TV模型 | 第19-22页 |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2-25页 |
2.3.1 修复步骤 | 第22页 |
2.3.2 仿真效果比较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破损区域分类的自适应扩散模型 | 第26-39页 |
3.1 退化扩散模型 | 第26-27页 |
3.2 破损区域分类的自适应扩散模型 | 第27-30页 |
3.2.1 破损区域分类思想 | 第27-28页 |
3.2.2 构建破损区域分类模型 | 第28-30页 |
3.3 离散化及扩散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3-38页 |
3.4.1 参数的选择 | 第33-34页 |
3.4.2 修复步骤 | 第34页 |
3.4.3 仿真效果比较 | 第34-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局部特征分类的自适应各向异性扩散 | 第39-52页 |
4.1 各向异性扩散分析 | 第39-41页 |
4.1.1 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化简 | 第39-40页 |
4.1.2 扩散速率与图像局部特征的关系 | 第40-41页 |
4.2 依据局部特征分类的各向异性扩散 | 第41-45页 |
4.2.1 构建局部特征分类模型 | 第41-42页 |
4.2.2 离散化过程 | 第42-45页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51页 |
4.3.1 参数的选择 | 第45-46页 |
4.3.2 修复步骤 | 第46页 |
4.3.3 仿真效果比较 | 第46-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