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子”还是“女汉子”:青年男性择偶观念变迁探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二、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二、个案访谈法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女性的“表达”与“被表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辐射下被物化的“弱女子”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异军突起的女性符号:“女汉子” | 第21-24页 |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男性择偶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生存方式:从农耕到信息的转换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两性关系:从依附向平等的嬗变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择偶偏好: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男主外,女未必主内”的社会性根源 | 第32-37页 |
第一节 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性别角色意识的变迁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婚姻家庭观念的革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窈窕淑女,君子未必好逑”的个体化因素 | 第37-42页 |
第一节“雄性竞争”催化下的工作压力 | 第37-38页 |
第二节“男方为主”式的婚姻支付压力 | 第38-39页 |
第三节“少子化时期”的代际反馈压力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构性压力下偏好“女汉子”群体的青年男性 | 第42-50页 |
第一节“女汉子”偏好者的主体建构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社会性别文化视域下的青年男性解放 | 第43-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