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机械和设备论文--制冷设备论文

CO2冷风机性能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CO_2冷风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第11-18页
        1.2.1 CO_2制冷剂的应用进展第11-12页
        1.2.2 CO_2管内换热特性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冷风机性能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4 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冷风机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9-34页
    2.1 建立物理模型第19页
    2.2 仿真模型的假设第19页
    2.3 模型控制单元的划分第19-21页
    2.4 管外空气侧换热计算第21-25页
        2.4.1 湿空气的物性参数第21-23页
        2.4.2 空气侧换热系数的计算第23-24页
        2.4.3 翅片效率的计算第24-25页
    2.5 管内制冷剂侧换热计算第25-27页
    2.6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第27-28页
    2.7 冷风机的流动阻力计算第28-30页
        2.7.1 空气流动阻力的计算第28页
        2.7.2 制冷剂流动阻力的计算第28-30页
    2.8 计算流程图第30-33页
    2.9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第34-44页
    3.1 直接膨胀供液系统的仿真结果第34-40页
        3.1.1 局部传热系数随管长的变化规律第34-35页
        3.1.2 单位干度所需管长的变化规律第35-36页
        3.1.3 管内压降梯度随干度的变化规律第36页
        3.1.4 蒸发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第36-37页
        3.1.5 冷风机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第37-40页
    3.2 泵供液系统的仿真结果第40-43页
        3.2.1 不同循环倍率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第40-41页
        3.2.2 迎面风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第41-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冷风机性能实验台介绍第44-57页
    4.1 实验台介绍第44-51页
    4.2 冷风机制冷量测试方法第51-54页
        4.2.1 空气侧热平衡法第51-52页
        4.2.2 制冷剂气体流量计法第52-53页
        4.2.3 泵供液制冷剂侧焓差法第53-54页
    4.3 实验样机结构及测试工况第54-55页
        4.3.1 样机结构第54-55页
        4.3.2 测试工况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57-66页
    5.1 直膨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7-58页
    5.2 泵供液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8页
    5.3 不同供液方式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5.4 不同迎面风速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5.5 不同传热温差的实验结果分析第60-61页
    5.6 两台冷风机的实验对比第61-62页
    5.7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第62-65页
        5.7.1 直接膨胀供液系统的对比分析第62-63页
        5.7.2 泵供液系统的对比分析第63-64页
        5.7.3 迎面风速的对比分析第64-65页
        5.7.4 不同传热温差的对比分析第65页
    5.8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椭圆管蒸发式冷凝器结构设计及模拟仿真研究
下一篇:环境法视野下的环境利益本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