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电化学发光在化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1.1.1 电化学发光的发展史 | 第10-11页 |
1.1.2 电化学发光分析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3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反应原理 | 第12-15页 |
1.1.4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类型 | 第15-18页 |
1.2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8-21页 |
1.2.1 化学修饰电极概述 | 第18-19页 |
1.2.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类型 | 第19-20页 |
1.2.3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 | 第21-22页 |
1.3.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特征 | 第21-22页 |
1.3.2 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1.3.3 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4 电化学发光的展望 | 第22-23页 |
1.5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23-25页 |
2 玻碳电极Ru(phen)_3~(2+)/T体系检测Hg~(2+)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仪器、试剂、合成和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2.2.1 材料和试剂 | 第26页 |
2.2.2 合成部分 | 第26-27页 |
2.2.3 Ru(phen)_3~(2+),Os(phen)_3~(2+),T和Hg~(2+)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4 ECL测试方法 | 第28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3.1 Ru(phen)_3~(2+)和Os(phen)_3~(2+),对T的ECL响应对比 | 第28-29页 |
2.3.2 实验反应的可行性检测 | 第29-31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1-32页 |
2.3.4 玻碳电极Ru(phen)_3~(2+)/T体系的ECL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3.5 玻碳电极Ru(phen)_3~(2+)/T体系ECL检测汞离子 | 第34页 |
2.3.6 Ru(phen)_3~(2+)/T体系ECL检测汞离子的原理探究 | 第34-37页 |
2.3.7 共存物质的干扰实验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Ru(phen)_3~(2+)/T体系检测Hg~(2+) | 第39-47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仪器、试剂与方法 | 第40-41页 |
3.2.1 材料和试剂 | 第40页 |
3.2.2 Ru(phen)_3~(2+),T和Hg~(2+)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3.2.4 ECL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3.3.1 Ru(phen)_3~(2+)/T体系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ECL测试 | 第41-42页 |
3.3.2 Ru(phen)_3~(2+)/T体系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对Hg~(2+)的ECL响应 | 第42-43页 |
3.3.3 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Ru(phen)_3~(2+)ECL检测胸腺嘧啶 | 第43-44页 |
3.3.4 Ru(phen)_3~(2+)/T体系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ECL检测Hg~(2+) | 第44页 |
3.3.5 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CL稳定性测试 | 第44-45页 |
3.3.6 分析应用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A 合物的质谱核磁谱图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