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互动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互动式教学 | 第16页 |
(二)“疑探展评用”模式 | 第16-17页 |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一)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 | 第17页 |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 第17页 |
(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 第17-20页 |
第二章“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实施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一、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相长 | 第20页 |
二、在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 第20-21页 |
三、与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模式相比所具有实践性的优势 | 第21-22页 |
第三章“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 第22-28页 |
一、“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第22-24页 |
(一)设置疑问-灵活性原则 | 第22页 |
(二)合作探究-多边互动原则 | 第22-23页 |
(三)展示成果-激励原则 | 第23页 |
(四)画龙点“评”-针对性原则 | 第23页 |
(五)学以致用-实践性原则 | 第23-24页 |
二、“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环节 | 第24-28页 |
(一)质疑-发现问题 | 第24-25页 |
(二)探究-解决问题 | 第25页 |
(三)展示-相互学习 | 第25-26页 |
(四)评价-总结收获 | 第26页 |
(五)应用-巩固加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运用“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第28-34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教师层面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二)学生层面-探究讨论环节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实施“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 | 第31-34页 |
(一)针对教师层面的改进方法 | 第31-32页 |
(二)针对探究环节—建立高效的合作小组 | 第32-33页 |
(三)针对教学层面的改进方法 | 第33-34页 |
第五章“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的具体案例: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 | 第34-40页 |
探究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 第35-36页 |
探究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 第36-37页 |
探究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 第37-39页 |
探究四:纸币 | 第39页 |
本节课的框架结构图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