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概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一、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16-17页 |
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内涵及内容 | 第18-20页 |
一、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现状 | 第20-23页 |
一、我国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概况 | 第20-21页 |
二、我国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典型做法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绥芬河市推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现状 | 第24-35页 |
第一节 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情况简介 | 第24-27页 |
一、绥芬河市入选改革试点的背景 | 第24-25页 |
二、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概况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 第27-34页 |
一、省政府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 | 第27-28页 |
二、政府与上级部门对话渠道极大拓宽 | 第28页 |
三、行政人员观念和视野进一步拓展 | 第28-30页 |
四、县域经济建设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 第30-32页 |
五、保税区管理政策和制度创新优势明显 | 第32页 |
六、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极大提升 | 第32-33页 |
七、干群创业积极性显著增强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35-42页 |
第一节 绥芬河市省直管体制改革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一、省直管后权力体制尚未理顺 | 第35-36页 |
二、职能部门权限下放不彻底 | 第36页 |
三、人员编制和干部发展受限 | 第36-37页 |
四、易引发与牡丹江市之间的矛盾 | 第37-38页 |
五、与非试点地区管理体制衔接不畅 | 第38页 |
第二节 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问题的成因 | 第38-41页 |
一、土地面积过小导致发展受限 | 第38-39页 |
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 第39-40页 |
三、管理体制有待调整理顺 | 第40页 |
四、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五、省直管县(市)试点范围过小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完善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的对策 | 第42-50页 |
第一节 理顺各级政府间的权责关系 | 第42-43页 |
一、理顺与省政府间的权责关系 | 第42页 |
二、理顺与牡丹江市的权责关系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推进实施相关体制改革举措 | 第43-46页 |
一、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能 | 第43-44页 |
二、有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44-45页 |
三、扩大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范围 | 第45-46页 |
四、扩充试点政府管理权限 | 第46页 |
第三节 优化绥芬河市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外部环境 | 第46-49页 |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 第46-47页 |
二、优化发展环境 | 第47-48页 |
三、加强引才引智工作 | 第48-49页 |
四、补足发展空间短板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