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网纹红土的卸荷强度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网纹红土的成因 | 第17页 |
1.2.2 网纹红土的形成年代 | 第17-18页 |
1.2.3 非饱和土强度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1.2.4 土的卸荷力学特性研究 | 第19-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网纹红土基本特性研究 | 第22-3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2.2 现场试样采集 | 第23-24页 |
2.3 试样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 第24-25页 |
2.4 粘土矿物组分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32页 |
2.4.1 X射线衍射实验简述 | 第25页 |
2.4.2 粘土矿物分离与提取 | 第25-28页 |
2.4.3 X射线衍射定向片制备 | 第28页 |
2.4.4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卸荷应力路径下非饱和网纹红土强度特性研究 | 第33-48页 |
3.1 卸荷应力路径简介 | 第33-34页 |
3.2 试验设备和原理介绍 | 第34-35页 |
3.3 试验方案 | 第35-36页 |
3.4 试验步骤 | 第36-40页 |
3.5 试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40-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非饱和网纹红土微结构分析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SEM-EDS实验试样制备 | 第48-50页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7页 |
4.3.1 SEM及IPP分析结果 | 第50-56页 |
4.3.2 能谱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后续研究方向及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