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侵权责任概述 | 第10-14页 |
(一) 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 第10-11页 |
(三)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侵权责任 | 第11-14页 |
1. 外来物种入侵的民事责任 | 第11-12页 |
2. 外来物种入侵的侵权行为 | 第12-13页 |
3. 外来物种入侵侵害的法益 | 第13-14页 |
二、外来物种入侵引入者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因 | 第14-17页 |
(一) 外来物种入侵引入者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 污染者负担原则 | 第14-15页 |
2. 社会成本理论中“外部性”问题 | 第15-16页 |
3. 矫正的公正 | 第16页 |
(二) 外来物种入侵引入者承担侵权责任的意义 | 第16-17页 |
1. 迫使外来物种引入者行为谨慎 | 第16-17页 |
2. 避免引入者钻法律的漏洞 | 第17页 |
3. 激励引入者寻求双赢的方式 | 第17页 |
三、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 | 第17-23页 |
(一)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 | 第17-19页 |
1. 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 第18页 |
2. 危害农林牧渔产业 | 第18页 |
3.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18-19页 |
4. 破坏传统文化 | 第19页 |
5. 损害人类健康 | 第19页 |
(二)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1. 法律 | 第19-20页 |
2. 行政法规 | 第20页 |
3. 部门规章 | 第20页 |
4. 地方性法规、规章 | 第20页 |
(三) 承担外来物种侵权责任的现状 | 第20-23页 |
1. 调整范围存在空白 | 第21页 |
2. 归责原则不明确 | 第21页 |
3. 认定标准不明晰 | 第21-22页 |
4. 没有规定免责事由 | 第22页 |
5. 缺乏相应的救济制度 | 第22-23页 |
6. 缺乏责任承担的具体规定 | 第23页 |
四、完善我国外来物种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3-35页 |
(一) 将外来物种侵权行为纳入侵权责任法调整范围 | 第23-24页 |
(二) 确立明确的归责原则 | 第24-26页 |
(三) 确立统一的认定标准 | 第26-29页 |
1. 损害事实 | 第26-28页 |
2. 因果关系 | 第28-29页 |
(四) 明确规定免责事由 | 第29-31页 |
1. 不可抗力 | 第29-30页 |
2. 第三人或受害人的过错 | 第30页 |
3. 受害人同意 | 第30-31页 |
(五) 构建救济制度保障合法权益 | 第31-33页 |
1. 基金 | 第31-32页 |
2. 强制责任保险 | 第32页 |
3. 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32-33页 |
(六) 针对不同引入途径区分相应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 第33-35页 |
1. 有意引入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33-34页 |
2. 无意引入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34-35页 |
3. 自然引入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35页 |
4. 其它途径引入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35页 |
五、总结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