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热”的根源 | 第10-16页 |
(一) 拉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爆炸性”影响 | 第10-11页 |
(二) 历史文化语境的相似性 | 第11-12页 |
(三) 接受的审美契合点 | 第12-15页 |
1. 中国的魔幻文学寻根 | 第13页 |
2. 中国文学和拉美魔幻文学的契合处 | 第13-15页 |
(四) 共同的现实追求 | 第15-16页 |
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及发展 | 第16-27页 |
(一) 中国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漠视与误读 | 第16-20页 |
1.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初步译介 | 第17页 |
2. 中国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漠视 | 第17-18页 |
3. 中国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熟知和了解 | 第18-19页 |
4. 误读的魔幻文学 | 第19-20页 |
(二)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的深入影响 | 第20-23页 |
1. “以魔幻表现现实反映拉美的内战与独裁” | 第20-22页 |
2. 比较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领域 | 第22-23页 |
(三) 中国学者对魔幻现实主义接受的深化与拒斥 | 第23-27页 |
1.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深化 | 第23-27页 |
2.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抗拒 | 第27页 |
三、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下中国作家的魔幻小说创作实践 | 第27-39页 |
(一) 扎西达娃的宗教魔幻 | 第28-31页 |
1.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宗教魔幻 | 第29-30页 |
2. 宗教魔幻特征的体现 | 第30-31页 |
(二) 莫言小说的魔幻世界 | 第31-34页 |
1. 魔幻现实世界——人鬼神共舞 | 第31-32页 |
2. 莫言小说的感觉魔幻 | 第32-34页 |
(三) 贾平凹神秘的审美特质 | 第34-39页 |
1. 走向神秘的贾平凹 | 第34-35页 |
2. 贾平凹与魔幻现实主义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