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第9-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1.3 规定研究的范围界限和角度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 第14-16页 |
第2章 美国动画电影的进口状况和中文译名 | 第16-34页 |
2.1 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 | 第16-17页 |
2.2 美国动画电影的命名 | 第17-31页 |
2.2.1 2000年以前的自由命名时代——相对忠于原著和总动员的开始 | 第17-19页 |
2.2.2 2001-2010十年间动画电影的命名大潮——以《料理鼠王》为例 | 第19-25页 |
2.2.3 2011-2015近五年动画电影命名的规范之路——以《神偷奶爸》为例 | 第25-31页 |
2.3 几种翻译后重新命名的文化消费导向 | 第31-34页 |
2.3.1 美国文化人本主义思想 | 第31-32页 |
2.3.2 为了适合中国营销市场无法成名的“人名” | 第32-34页 |
第3章 中国动画电影的出口状况及英文译名 | 第34-51页 |
3.1 中国动画电影在国外 | 第34-37页 |
3.2 中国动画电影出口后的命名 | 第37-48页 |
3.2.1 2000年以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命名——以《南郭先生》为例 | 第37-40页 |
3.2.2 2001-2010中国动画电影开始出现翻译现象——以《风云诀》为例 | 第40-43页 |
3.2.3 2011-2015中国动画电影开始出口,却走进了高端翻译误区——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为例 | 第43-48页 |
3.3 从名称开始助力中国动画电影出口 | 第48-51页 |
3.3.1 由翻译准确转向内容表达 | 第48-49页 |
3.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域表达 | 第49-51页 |
第4章 在地球村中如何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大融合 | 第51-55页 |
4.1 文化消费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 | 第51页 |
4.2 我们的文化消费如何 | 第51-52页 |
4.3 西方的文化输出如何 | 第52页 |
4.4 如何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消费 | 第52-53页 |
4.5 理性规避文化消费陷阱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