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公民 | 第11-12页 |
(二)公民道德 | 第12页 |
(三)公民道德教育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 | 第17-23页 |
第一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一、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挽救民族危亡刻不容缓 | 第17-18页 |
二、国外资本主义繁荣兴盛,公民民主意识浪潮澎湃 | 第18页 |
第二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来源 | 第18-23页 |
一、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18-19页 |
二、对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汲收和借鉴 | 第19-21页 |
三、对同时代先进人物相关思想的吸收与扩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7页 |
一、以公民道德教育统率五育 | 第23-25页 |
二、以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 | 第25-26页 |
三、以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27-30页 |
一、自由——“自由,美德也” | 第27-28页 |
二、平等——“尚公德,尊人权,贵贱平等” | 第28-29页 |
三、博爱——“博爱者,人生最贵之道德也”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30-37页 |
一、采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方式 | 第31-33页 |
二、通过“修己、自省、自制”进行自我教育 | 第33-34页 |
三、德育至上,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并举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启示 | 第37-56页 |
第一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第37-40页 |
一、是反帝反封建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 第37-38页 |
二、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 第38-40页 |
第二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40-56页 |
一、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公民道德教育 | 第41-45页 |
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需要公民道德教育 | 第45-50页 |
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公民道德教育 | 第50-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