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碳钢及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机理 | 第13-18页 |
1.2.1 大气腐蚀的概念和分类 | 第13页 |
1.2.2 钢的大气腐蚀过程 | 第13-18页 |
1.3 影响碳钢及低合金钢大气腐蚀的因素 | 第18-26页 |
1.3.1 气象因素对钢铁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 环境因素对钢铁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1.3.3 合金元素对钢铁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9-23页 |
1.3.4 锈层对钢铁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3-26页 |
1.4 耐候钢的特点及发展 | 第26-32页 |
1.4.1 耐候钢的含义 | 第26页 |
1.4.2 耐候钢的发展 | 第26-31页 |
1.4.3 含Ni耐候钢的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32-3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34-4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5-42页 |
2.2.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5页 |
2.2.2 金相观察 | 第35-36页 |
2.2.3 耐大气腐蚀性能试验 | 第36-38页 |
2.2.4 腐蚀产物的观察与分析 | 第38页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38-42页 |
第三章 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 | 第42-50页 |
3.1 试验钢微观组织分析 | 第42-43页 |
3.2 试验钢中的夹杂物分析 | 第43-46页 |
3.2.1 夹杂物评级 | 第43页 |
3.2.2 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43-46页 |
3.3 试验钢的力学性能 | 第46-48页 |
3.3.1 冲击韧性结果 | 第46-47页 |
3.3.2 拉伸试验结果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Ni元素对低碳结构钢耐高湿热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0-80页 |
4.1 周期浸泡试验腐蚀失重分析 | 第51-53页 |
4.2 锈层分析 | 第53-60页 |
4.2.1 锈层宏观形貌 | 第54-55页 |
4.2.2 锈层截面形貌 | 第55-57页 |
4.2.3 锈层微观形貌 | 第57-60页 |
4.3 锈层物相分析 | 第60-62页 |
4.4 电化学研究 | 第62-74页 |
4.4.1 试验钢在0.05mol/L 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 第62-64页 |
4.4.2 试验钢极化后的腐蚀形貌 | 第64-65页 |
4.4.3 试验钢在0.05mol/L NaCl溶液中腐蚀过程的EIS表征 | 第65-74页 |
4.5 探究较长时间周浸试验后含Ni耐候钢耐蚀性的变化规律 | 第74-78页 |
4.5.1 周期浸泡试验腐蚀失重分析 | 第74页 |
4.5.2 锈层分析 | 第74-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环境因素对耐候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80-98页 |
5.1 Cl~-浓度对试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81-86页 |
5.1.1 Cl~-浓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81-82页 |
5.1.2 C1~-浓度对锈层的影响 | 第82-85页 |
5.1.3 Cl~-浓度对锈层物相的影响 | 第85-86页 |
5.2 辐照对试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86-95页 |
5.2.1 辐照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5.2.2 辐照对锈层的影响 | 第88-93页 |
5.2.3 辐照对锈层物相的影响 | 第93-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