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概述 | 第10-17页 |
1.1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概念内涵 | 第10-11页 |
1.1.1 房地产市场 | 第10页 |
1.1.2 宏观调控 | 第10页 |
1.1.3 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第10-11页 |
1.2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关系 | 第11-12页 |
1.2.1 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性质 | 第11页 |
1.2.2 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 第11页 |
1.2.3 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调控手段 | 第11-12页 |
1.3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 | 第12-13页 |
1.3.1 税收政策 | 第12页 |
1.3.2 房贷政策 | 第12页 |
1.3.3 限购政策 | 第12-13页 |
1.3.4 保障住房政策 | 第13页 |
1.4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1.4.1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宽松期 | 第13-14页 |
1.4.2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紧张期 | 第14页 |
1.4.3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调整期 | 第14-15页 |
1.4.4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压期 | 第15页 |
1.4.5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收缩期 | 第15页 |
1.4.6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刺激期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2.1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必要性 | 第17-18页 |
2.1.1 保障金融市场安全 | 第17页 |
2.1.2 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 | 第17-18页 |
2.1.3 满足人民群众居住权 | 第18页 |
2.1.4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第18页 |
2.2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现状 | 第18-21页 |
2.2.1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现实状况 | 第18-19页 |
2.2.2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合法性分析 | 第19-20页 |
2.2.3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实施绩效分析 | 第20-21页 |
2.3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法治困境 | 第21-24页 |
2.3.1 房地产宏观调控理念缺失 | 第21页 |
2.3.2 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1-22页 |
2.3.3 房地产宏观调控权力配置不合理 | 第22页 |
2.3.4 房地产宏观调控责任制度不完善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外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借鉴与启示 | 第24-28页 |
3.1 国外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政策 | 第24-25页 |
3.1.1 金融政策 | 第24页 |
3.1.2 土地供应 | 第24-25页 |
3.1.3 税收调整 | 第25页 |
3.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3.2.1 提升经济法治理念 | 第25-26页 |
3.2.2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 | 第28-35页 |
4.1 提升宏观调控的经济法法治理念 | 第28-30页 |
4.1.1 树立科学的宏观调控理念 | 第28页 |
4.1.2 确定明确的宏观调控主体 | 第28-29页 |
4.1.3 分配合理的宏观调控权力 | 第29页 |
4.1.4 落实到位的宏观调控责任 | 第29-30页 |
4.2 完善宏观调控的经济法立法体制 | 第30-32页 |
4.2.1 合理界定政府调控市场的权力边界 | 第30页 |
4.2.2 提高调控政策制定过程的公众参与 | 第30-31页 |
4.2.3 健全宏观调控相关法律法规 | 第31页 |
4.2.4 加强宏观调控配套机制建设 | 第31-32页 |
4.3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制度完善 | 第32-35页 |
4.3.1 财政税收调控法律制度完善 | 第32页 |
4.3.2 货币金融调控法律制度完善 | 第32-33页 |
4.3.3 土地住房调控法律制度完善 | 第33-3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