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软开关技术第12-17页
        1.2.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第12-15页
        1.2.2 软开关技术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1.2.3 软开关技术的分类第16-17页
    1.3 逆变技术的分类与发展第17-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软开关逆变器的分类第21-31页
    2.1 谐振环节逆变器第21-27页
        2.1.1 谐振环节逆变器的原理第21-22页
        2.1.2 典型的谐振交流环节逆变器第22页
        2.1.3 典型的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第22-27页
    2.2 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第27-29页
        2.2.1 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原理第27-28页
        2.2.2 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特例第28-29页
    2.3 负载谐振式逆变器第29-30页
    2.4 辅助谐振缓冲逆变器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新型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第31-57页
    3.1 回路的基本结构第31-35页
        3.1.1 回路结构的提出背景第31-32页
        3.1.2 回路的三相拓扑结构第32-33页
        3.1.3 单相等效电路第33-34页
        3.1.4 调制策略原理第34-35页
    3.2 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第35-42页
    3.3 逆变器的稳态特性第42-47页
        3.3.1 元器件电压和电流应力第42-43页
        3.3.2 母线开关管的dv/dt和续流二极管的di/dt第43页
        3.3.3 调制度分析第43-45页
        3.3.4 回路的控制方式第45-46页
        3.3.5 软开关实现条件及基本要求第46-47页
    3.4 回路参数设计第47-48页
        3.4.1 设计思想第47-48页
        3.4.2 设计举例第48页
    3.5 回路的效率分析第48-55页
        3.5.1 损耗分析第48-50页
        3.5.2 损耗的计算第50-55页
    3.6 新型回路的优越性第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改进调制策略第57-69页
    4.1 改进调制策略第57-58页
    4.2 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第58-63页
    4.3 逆变器的稳态分析第63-64页
        4.3.1 软开关实现条件及基本要求第63页
        4.3.2 母线开关管的dv/dt和续流二极管的di/dt第63页
        4.3.3 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第63-64页
    4.4 回路参数设计第64-65页
        4.4.1 设计思想第64-65页
        4.4.2 设计举例第65页
    4.5 改进调制策略性能的综合评价第65-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69-85页
    5.1 仿真软件简介第69-70页
    5.2 仿真模型搭建第70-73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73-82页
        5.3.1 仿真参数设定第73页
        5.3.2 仿真特性波形图第73-74页
        5.3.3 开关管波形评价第74-77页
        5.3.4 辅助谐振电感波形评价第77-79页
        5.3.5 逆变器输出波形评价第79-81页
        5.3.6 逆变器线电压利用率分析第81-82页
    5.4 效率评价第82-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页
    6.2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绿色建筑行动的综合评价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无刷直流电机电流滞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