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2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 第22-30页 |
2.1 自然地理类纪录片 | 第22-23页 |
2.2 国家形象的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2.2.1 形象的概念 | 第23-24页 |
2.2.2 国家形象的概念 | 第24-26页 |
2.2.3 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26-27页 |
2.3 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与塑造国家形象的关系 | 第27-30页 |
2.3.1 可行性 | 第27-28页 |
2.3.2 必要性 | 第28页 |
2.3.3 紧迫性 | 第28-30页 |
3 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探究 | 第30-42页 |
3.1 国家形象的内涵要素 | 第30页 |
3.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0页 |
3.3 各阶段具体方式方法探究 | 第30-39页 |
3.3.1 1958-1979年:新生自信阶段 | 第30-31页 |
3.3.2 1980-1999年:宏大叙事时期 | 第31-33页 |
3.3.3 2000-2014年:多元共存时期 | 第33-39页 |
3.4 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不足分析 | 第39-42页 |
3.4.1 数量少,地理资源仍有待挖掘 | 第39-40页 |
3.4.2 国际化叙事模式不成熟 | 第40页 |
3.4.3 市场化程度低 | 第40页 |
3.4.4 播映平台少,传播影响力不足 | 第40-42页 |
4 我国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探究 | 第42-47页 |
4.1 加强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创作意识,增加创作数量 | 第42页 |
4.2 提高故事化叙事能力与水平,人性化塑造国家形象 | 第42-43页 |
4.3 打造中国“自然地理”品牌,助力产业化发展 | 第43-44页 |
4.4 构建立体化的对外传播网,最大化传播国家形象 | 第44-4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观点总结 | 第47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47-48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参看电视纪录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