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2 PPP模式保障性住房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政府保障房工程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及SWOT分析 | 第19-24页 |
2.1 PPP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19-21页 |
2.1.1 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 第19页 |
2.1.2 PPP模式的组织思路及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2.1.3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房项目的可行性 | 第20-21页 |
2.2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房工程的SWOT分析 | 第21-24页 |
2.2.1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房工程的优势分析 | 第21-22页 |
2.2.2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房工程的劣势 | 第22页 |
2.2.3 小结 | 第22-24页 |
3 PPP模式下保障房工程的价值链整体运作分析 | 第24-31页 |
3.1 价值链的涵义及应用 | 第24-25页 |
3.2 PPP模式下保障房工程的价值链理念 | 第25-26页 |
3.3 PPP模式下保障房工程的价值链初步分析 | 第26-31页 |
3.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26-29页 |
3.3.2 PPP模式下保障房工程的初步价值链分析结果 | 第29-31页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所得结果的内部价值链进一步研究 | 第31-36页 |
4.1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内部价值链优化运行 | 第31页 |
4.2 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和项目合同执行程度的博弈初建 | 第31-32页 |
4.3 政府监督力度与项目合同执行程度的博弈分析 | 第32-35页 |
4.4 小结 | 第35-36页 |
5 基于层次分析法所得结果的外部价值链进一步研究 | 第36-49页 |
5.1 项目与上游单位合作价值链的优化研究 | 第36-40页 |
5.1.1 项目合作方选取过程的优化 | 第37-39页 |
5.1.2 项目合同谈判阶段的优化 | 第39-40页 |
5.2 项目与下游客户合作价值链的优化研究 | 第40-43页 |
5.2.1 缺货成本及库存成本的优化研究 | 第40-42页 |
5.2.2 项目移交成本的优化研究 | 第42-43页 |
5.3 青岛市保障房公众满意度调查实例的深入价值探讨 | 第43-48页 |
5.3.1 保障性住房项目与下游客户合作价值的体现因素考察 | 第43-46页 |
5.3.2 青岛市保障房公众满意度调查案例的进一步分析 | 第46-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49-51页 |
6.1 总结和结论 | 第49页 |
6.2 问题和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