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水淡化论文

纳滤海水软化中试工艺优化及结垢趋势预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水资源现状及海水淡化技术简介第12-13页
    1.2 膜技术及发展概述第13-15页
        1.2.1 超滤膜技术及研究进展第13页
            1.2.1.1 超滤膜技术简介第13页
            1.2.1.2 超滤膜技术研究进展第13页
        1.2.2 纳滤膜技术及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1 纳滤膜技术简介第13-14页
            1.2.2.2 纳滤膜技术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纳滤膜污染类型、影响因素及清洗方式第15-20页
        1.3.1 纳滤膜污染类型第15-18页
            1.3.1.1 无机污染第15页
            1.3.1.2 有机污染第15-16页
            1.3.1.3 微生物污染第16-18页
        1.3.2 控制纳滤膜污染的方式第18-20页
            1.3.2.1 膜清洗第18-19页
            1.3.2.2 改变物料的性质第19页
            1.3.2.3 改变操作方式第19-20页
    1.4 纳滤膜结垢介绍及研究进展第20-23页
        1.4.1 膜结垢的形成过程第20页
        1.4.2 膜无机污染影响因素第20-22页
        1.4.3 结垢预测方式及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3.1 朗格利尔过饱和指数第22页
            1.4.3.2 Stiff和Davis过饱和指数(S&DSI)第22-23页
            1.4.3.3 过饱和指数(SI)第23页
        1.4.4 结垢趋势预测研究进展第23页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3-25页
2 实验流程及测试方法第25-31页
    2.1 实验流程第25-27页
    2.2 超滤纳滤膜性能参数第27-29页
        2.2.1 超滤膜性能参数第27页
        2.2.2 纳滤膜性能参数第27-29页
    2.3 实验测试方法第29页
    2.4 纳滤膜性能指标第29-30页
        2.4.1 截留率第29-30页
        2.4.2 膜通量第30页
        2.4.3 回收率第30页
        2.4.4 能耗第30页
    2.5 小结第30-31页
3 膜组件数运行参数优化第31-61页
    3.1 操作压力对各膜组性能的影响第31-38页
        3.1.1 操作压力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3.1.2 操作压力对各膜组产水量的影响第32-34页
        3.1.3 操作压力对各膜组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第34-37页
        3.1.4 操作压力对各膜组能耗的影响第37-38页
    3.2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性能的影响第38-45页
        3.2.1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第38-40页
        3.2.2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产水量的影响第40-41页
        3.2.3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第41-44页
        3.2.4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能耗的影响第44-45页
    3.3 浓水循环对各膜组性能的影响第45-48页
        3.3.1 浓水循环对各膜组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第45-46页
        3.3.2 浓水循环对各膜组产水量的影响第46-47页
        3.3.3 浓水循环对各膜组能耗的影响第47-48页
    3.4 两种提高回收率方式对各膜组性能的影响第48-60页
        3.4.1 两种提高回收率方式对各膜组产水量的影响第48-54页
        3.4.2 两种提高回收率方式对各膜组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第54-58页
        3.4.3 两种提高回收率方式对各膜组能耗的影响第58-60页
    3.5 小结第60-61页
4 结垢预测模型的建立第61-67页
    4.1 浓差极化模型第61页
    4.2 过饱和度指数(SI)第61-62页
    4.3 活度系数计算理论第62-65页
    4.4 末端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的建立第65-67页
5 膜组末端结垢趋势的预测第67-76页
    5.1 各膜组各操作条件对末端通量的影响第67-71页
        5.1.1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末端通量的影响第67-68页
        5.1.2 压力对各膜组末端通量的影响第68-69页
        5.1.3 回收率模式1对各膜组末端通量的影响第69-70页
        5.1.4 回收率模式2对各膜组末端通量的影响第70-71页
    5.2 各膜组各操作条件对末端SI值的影响第71-75页
        5.2.1 进水流量对各膜组末端SI值的影响第71-72页
        5.2.2 操作压力对各膜组末端SI值的影响第72-73页
        5.2.3 回收率模式1对各膜组末端SI值的影响第73-74页
        5.2.4 回收率模式2对各膜组末端SI值的影响第74-75页
    5.3 小结第75-76页
6 结论第76-77页
附录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个人简历第84-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U的海洋水体环境多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景观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及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以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