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选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案情介绍 | 第11-17页 |
2.1 案件当事人 | 第11页 |
2.2 基本案情及法院查明事实 | 第11-13页 |
2.2.1 基本案情 | 第11-12页 |
2.2.2 法院查明事实 | 第12-13页 |
2.3 法院观点 | 第13-17页 |
2.3.1 一审法院观点 | 第13-14页 |
2.3.2 二审法院观点 | 第14-15页 |
2.3.3 再审法院观点 | 第15-17页 |
第3章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7-20页 |
3.1 保证人因债权人与债务人变更主合同而免除保证责任问题 | 第17-18页 |
3.2 主合同当事人串通、欺诈保证人等情形的法律认定问题 | 第18页 |
3.3 以新贷还旧贷法律认定问题 | 第18-20页 |
第4章 案件争议焦点法律分析及延伸思考 | 第20-42页 |
4.1 债权人与债务人变更主合同问题法律分析 | 第20-28页 |
4.1.1 《担保法》第24条法律分析 | 第20-22页 |
4.1.2 如何理解“债权人与债务人变更主合同” | 第22-28页 |
4.2 主合同当事人串通、欺诈保证人问题法律分析 | 第28-35页 |
4.2.1 《担保法》第30条法律分析 | 第28页 |
4.2.2 如何理解“主合同当事人串通、欺诈保证人” | 第28-35页 |
4.3 以新贷还旧贷问题法律分析 | 第35-37页 |
4.3.1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9条法律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如何理解“以新贷还旧贷情” | 第36-37页 |
4.4 对本案的判决建议 | 第37-38页 |
4.5 延伸思考 | 第38-42页 |
4.5.1 保证担保法律特性 | 第38-39页 |
4.5.2 保证人法律地位及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4.5.3 保证担保法律建议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