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免疫生物学论文

抗S.paratyphi AO2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拉丁文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9页
    1.1 沙门氏菌的特征和流行现状第14-15页
        1.1.1 沙门氏菌的特征第14页
        1.1.2 沙门氏菌的流行现状第14-15页
    1.2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常规检测技术第16-18页
        1.2.2 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第18-21页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21-23页
        1.2.4 仪器检测法第23-24页
    1.3 胶体金第24-28页
        1.3.1 胶体金简介第24-25页
        1.3.2 免疫胶体金的特性第25页
        1.3.3 免疫胶体金的应用第25-2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29-39页
    2.1 材料第29-31页
        2.1.1 菌株来源第29页
        2.1.2 实验动物第29页
        2.1.3 培养基第29页
        2.1.4 主要试剂第29页
        2.1.5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1.6 ELISA试剂的配制第30页
        2.1.7 蛋白质含量试剂的配制第30页
        2.1.8 SDS-PAGE缓冲液的配制第30-31页
    2.2 方法第31-34页
        2.2.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1-32页
        2.2.2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第32-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2.3.1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形态第34页
        2.3.2 兔多克隆抗体的产生进程第34-35页
        2.3.3 间接ELISA检测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第35-36页
        2.3.4 兔多克隆抗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6页
        2.3.5 多克隆抗体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第36-37页
    2.4 讨论第37页
        2.4.1 抗原制备第37页
        2.4.2 免疫剂量第37页
        2.4.3 采血第37页
    2.5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39-53页
    3.1 材料第39-41页
        3.1.1 菌株来源第39页
        3.1.2 实验细胞第39页
        3.1.3 实验动物第39页
        3.1.4 培养液及主要试剂第39页
        3.1.5 主要仪器第39-40页
        3.1.6 细胞融合培养液及主要试剂配制第40页
        3.1.7 ELISA试剂的配制第40-41页
        3.1.8 SDS-PAGE缓冲液的配制第41页
    3.2 方法第41-46页
        3.2.1 菌株的活化和抗原的制备第41页
        3.2.2 免疫方案第41-42页
        3.2.3 间接ELISA检测小鼠免疫情况第42页
        3.2.4 SP2/0骨髓瘤细胞的复苏和培养第42页
        3.2.5 饲养细胞的制备第42-43页
        3.2.6 SP2/0骨髓瘤细胞的制备第43页
        3.2.7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第43页
        3.2.8 细胞融合第43页
        3.2.9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第43-44页
        3.2.10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第44页
        3.2.11 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和冻存第44页
        3.2.12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第44页
        3.2.13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第44-45页
        3.2.14 单克隆抗体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5页
        3.2.15 间接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第45页
        3.2.16 单克隆抗体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第45页
        3.2.17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配对第45-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3.3.1 免疫小鼠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6页
        3.3.2 细胞融合与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第46-49页
        3.3.3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与细胞的冻存第49页
        3.3.4 单克隆抗体大量制备和纯化第49页
        3.3.5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9页
        3.3.6 单克隆抗体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第49-50页
        3.3.7 间接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第50-51页
        3.3.8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配对第51页
    3.4 讨论第51-52页
        3.4.1 细胞融合第51-52页
        3.4.2 杂交瘤的筛选第52页
        3.4.3 杂交瘤的克隆化第52页
    3.5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金标抗体的制备及其稳定配方的选择第53-63页
    4.1 材料第53页
        4.1.1 主要试剂第53页
        4.1.2 主要仪器第53页
        4.1.3 容器的准备和溶液的配制第53页
    4.2 方法第53-55页
        4.2.1 胶体金的制备第53-54页
        4.2.2 胶体金粒径与加入柠檬酸三钠溶液的对应关系第54页
        4.2.3 最佳蛋白浓度的确定第54页
        4.2.4 最佳pH值的确定第54页
        4.2.5 金标探针复合物的制备第54页
        4.2.6 胶体金粒径的选择第54-55页
        4.2.7 金标抗体稀释液缓冲体系的选择第55页
        4.2.8 糖对金标抗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5页
    4.3 结果第55-61页
        4.3.1 胶体金粒径与加入柠檬酸三钠溶液的对应关系第55-57页
        4.3.2 最佳抗体浓度第57页
        4.3.3 最佳pH值第57-58页
        4.3.4 金标抗体偶联后的性质第58-59页
        4.3.5 胶体金粒径的选择第59-60页
        4.3.6 金标抗体稀释液缓冲体系的选择第60页
        4.3.7 糖对金标抗体稳定性的影响第60-61页
    4.4 讨论第61-62页
        4.4.1 玻璃仪器和实验用水的处理第61页
        4.4.2 1%氯金酸的保存第61-62页
        4.4.3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方法第62页
    4.5 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研究第63-71页
    5.1 材料第63页
        5.1.1 主要试剂和试纸条材料第63页
        5.1.2 免疫层析试剂的配制第63页
    5.2 方法第63-65页
        5.2.1 免疫层析试纸条各组分的前处理和制备第63-64页
        5.2.2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第64页
        5.2.3 夹心模式试纸条的判定标准第64-65页
        5.2.4 控制线抗体浓度的选择第65页
        5.2.5 检测线抗体浓度的选择第65页
        5.2.6 试纸条的检测限第65页
        5.2.7 试纸条的特异性第65页
        5.2.8 试纸条的稳定性第65页
    5.3 结果第65-70页
        5.3.1 控制线抗体浓度的选择第65-66页
        5.3.2 检测线抗体浓度的选择第66-67页
        5.3.3 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第67页
        5.3.4 试纸条的特异性第67-69页
        5.3.5 试纸条的稳定性第69-70页
    5.4 讨论第70页
        5.4.1 试纸条的稳定性第70页
        5.4.2 NC膜的选择第70页
    5.5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6.1 研究总结第71页
    6.2 创新第71-72页
    6.3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研究
下一篇:小鼠C-Kit~+心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croRNAs谱表达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