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页 |
| 1.2.3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普惠金融的一般性理论分析 | 第14-17页 |
| 2.1 小额信贷、微型金融与普惠金融 | 第14页 |
| 2.2 普惠金融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 2.3 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 3.1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 3.1.1 小额信贷阶段 | 第17页 |
| 3.1.2 微型金融阶段 | 第17页 |
| 3.1.3 普惠金融阶段 | 第17-18页 |
| 3.2 普惠金融的需求现状 | 第18-19页 |
| 3.3 普惠金融的供给现状 | 第19-20页 |
| 3.4 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现状 | 第20-22页 |
| 3.5 普惠金融的生态环境现状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24-28页 |
| 4.1 发达国家社区银行模式 | 第24-25页 |
| 4.1.1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24页 |
| 4.1.2 德国社区银行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24-25页 |
| 4.2 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模式 | 第25-26页 |
| 4.2.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主要做法 | 第25-26页 |
| 4.2.2 巴西普惠金融的主要做法 | 第26页 |
| 4.3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经验启示 | 第26-28页 |
| 第五章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28-31页 |
| 5.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28-29页 |
| 5.1.1 指导思想 | 第28页 |
| 5.1.2 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 5.2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 | 第29-31页 |
| 第六章 我国普惠金融路径选择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 第31-38页 |
| 6.1 完善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 6.2 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32-33页 |
| 6.3 发展多种形式普惠金融机构 | 第33-34页 |
| 6.4 鼓励普惠金融创新 | 第34-35页 |
| 6.5 处理好普惠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 第35-36页 |
| 6.6 强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36页 |
| 6.7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 第36-3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