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缩略语表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14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19页 |
1 大鼠治疗后的一般情况 | 第15页 |
2 对大鼠 24h排便粒数的影响 | 第15-16页 |
3 对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的影响 | 第16-17页 |
4 对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17-19页 |
理论探讨 | 第19-29页 |
1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研究 | 第19-20页 |
2 中医学对气虚型便秘的认识 | 第20-22页 |
3 补脾益肺通便方的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第22-24页 |
4 关于气虚便秘模型的制备 | 第24-26页 |
5 关于便秘观察指标的选取 | 第26-27页 |
6 实验思考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附录1 病理照片 | 第36-37页 |
附录2 文献综述 | 第37-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