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8-20页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第8-12页
        (一) 问题缘起第8-9页
        (二) 概念界定第9-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6页
        (二) 国外民族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综述第16页
        (三) 综述第16-17页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7-18页
        (一) 研究意义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8-20页
        (一) 研究的难点第18-19页
        (二) 可能的创新点第19-20页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概述第20-33页
    (一) 优秀传统文化概述第20-26页
        1. 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第20-24页
        2. 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第24-26页
    (二) 中华民族精神概述第26-33页
        1. 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第26-30页
        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第30-33页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第33-38页
    (一) 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3-34页
    (二) 民族精神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含蕴中不断发展第34-35页
    (三) 民族精神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第35-38页
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第38-46页
    (一)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第38-41页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第38-39页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对培育民族精神的论述第39-40页
        3. 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第40-41页
    (二)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第41-46页
        1.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第41-44页
        2.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第44-46页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状况第46-55页
    (一) 调查设计第46页
    (二) 现状解读第46-50页
        1. 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和理解第46-48页
        2.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第48-49页
        3. 大学生对从传统文化视角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看法第49-50页
    (三)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1. 国家意识强烈,但政治参与热情不足第50-51页
        2. 个人民族情感与民族责任感不相匹配第51-52页
        3. 道德观念深厚,但践行力不足第52-53页
        4. 有传统文化基础,但学习兴趣不高第53-55页
五、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第55-72页
    (一)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55-58页
        1.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第55-56页
        2.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第56-58页
    (二)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第58-61页
        1.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第59-60页
        2. 加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本领第60-61页
        3. 增进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陶冶大学生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尚情操第61页
    (三) 促进民族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与践行第61-72页
        1. 优化教育环境第62-66页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66-68页
        3. 拓宽培育的渠道第68-72页
结论第72-74页
附录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体性教育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美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