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1-12页 |
五、相关概念综述 | 第12-16页 |
(一)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的现状和争议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各种主体的表现 | 第16-19页 |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的多种主体形式 | 第16-18页 |
二、望亭镇村集体资产管理中的多种主体表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集体经济产权归属的争议 | 第19-20页 |
一、所有权的归属争议 | 第19页 |
二、使用权的归属争议 | 第19-20页 |
三、处置权的归属争议 | 第20页 |
四、收益权的归属争议 | 第20页 |
第三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多种权益主体的交织 | 第20-23页 |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家之间的产权交织 | 第21页 |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政府及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产权交织 | 第21页 |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产权交织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无法体现主体作用的原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23-24页 |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全国层面的法律法规中无统一的内涵界定 | 第23页 |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体在多部法律中存在多元化现象 | 第23-24页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资格不明确 | 第24页 |
第二节 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的产权意识淡薄 | 第24-27页 |
一、对本组织集体资产家底不清 | 第25页 |
二、集体资产处置不当 | 第25-26页 |
三、缺少民主监督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低下 | 第27-30页 |
一、经营模式简单粗放 | 第27-28页 |
二、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 | 第28页 |
三、股权设置和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主体地位的建议 | 第30-43页 |
第一节 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 | 第30-32页 |
一、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 | 第30-31页 |
二、进一步推进“政经分离”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创新集体经济组织模式 | 第32-35页 |
一、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 | 第32-35页 |
二、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 第35页 |
第三节 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的运作模式 | 第35-37页 |
一、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 | 第35-37页 |
二、合理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 | 第37页 |
第四节 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机制 | 第37-39页 |
一、定期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 | 第38页 |
二、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和监管平台 | 第38-39页 |
三、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 第39页 |
第五节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民主监督 | 第39-43页 |
一、发挥村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39-40页 |
二、加强民主理财 | 第40-41页 |
三、健全内控和经济审计制度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