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规制理论与电力监管理论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国外电力监管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电力监管研究 | 第13页 |
1.2.4 关于电力市场监管环境评估方法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海外电力市场监管的共性和特性分析 | 第16-26页 |
2.1 电力监管的管制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1 输配电环节的自然垄断特性 | 第16页 |
2.1.2 电力监管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16-18页 |
2.1.3 电力监管的必要性 | 第18页 |
2.2 电力行业的监管模式及其比较 | 第18-21页 |
2.2.1 基于投资回报率的监管 | 第18-19页 |
2.2.2 基于绩效的监管 | 第19-20页 |
2.2.3 监管模式比较 | 第20-21页 |
2.3 海外电力市场监管机制的共性及其机理分析 | 第21-24页 |
2.3.1 监管模式由传统的保护性监管向激励性监管转变 | 第21-22页 |
2.3.2 监管机构由非独立的向独立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 第22-23页 |
2.3.3 输配电监管往往采取收入上限法 | 第23页 |
2.3.4 配售一体化的配电环节监管多采取价格上限法 | 第23页 |
2.3.5 监管周期普遍在逐渐延长 | 第23-24页 |
2.4 海外电力市场监管机制的差异分析 | 第24-25页 |
2.4.1 监管模式选择的差异 | 第24-25页 |
2.4.2 监管参数选择的差异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海外电力市场监管环境对电网投资项目的影响 | 第26-34页 |
3.1 英国 | 第26-29页 |
3.1.1 英国电力行业发展沿革 | 第26-27页 |
3.1.2 监管环境变化对英国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3.2 澳大利亚 | 第29-30页 |
3.2.1 澳大利亚电力行业发展沿革 | 第29页 |
3.2.2 监管环境变化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3.3 巴西 | 第30-32页 |
3.3.1 巴西电力行业发展沿革 | 第30-31页 |
3.3.2 监管环境变化对巴西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3.4 新西兰 | 第32-33页 |
3.4.1 新西兰电力行业发展沿革 | 第32页 |
3.4.2 监管环境变化对新西兰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海外电力市场监管环境的评价 | 第34-44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第34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7页 |
4.2.1 政策稳定性 | 第34-35页 |
4.2.2 经营风险 | 第35-36页 |
4.2.3 投资回报 | 第36页 |
4.2.4 资产增长 | 第36页 |
4.2.5 激励强度 | 第36-37页 |
4.3 有关国家电力监管环境的评价 | 第37-43页 |
4.3.1 指标预处理 | 第37-38页 |
4.3.2 各评价主题得分确定 | 第38-40页 |
4.3.3 权重确定 | 第40-42页 |
4.3.4 综合得分与评价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海外电力市场投资策略建议 | 第44-53页 |
5.1 不同WACC和风险组合下海外市场的投资策略建议 | 第44-47页 |
5.1.1 海外电力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5.1.2 基于风险收益的海外电力市场投资策略分析 | 第46-47页 |
5.2 不同监管参数环境下投资和运营策略 | 第47-52页 |
5.2.1 RAB计算周期的差异与投资策略 | 第47-48页 |
5.2.2 CAPEX、OPEX分类方法的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5.2.3 网络资产折旧年限的差异与影响 | 第49页 |
5.2.4 制定监管参数时采用参照系的差异分析 | 第49页 |
5.2.5 监管周期长短的差异与利弊 | 第49-50页 |
5.2.6 税制区别分析 | 第50-51页 |
5.2.7 负债率的取值差异与建议 | 第5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