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 第17-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论文内容 | 第17-19页 |
1.3.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第2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政策 | 第21-31页 |
2.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1.1 城镇化 | 第21页 |
2.1.2 失地农民 | 第21-22页 |
2.1.3 社会保障 | 第22-23页 |
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公平正义论 | 第23页 |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凯恩斯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制度及模式 | 第25-29页 |
2.3.1 国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2.3.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 | 第26-27页 |
2.3.3 国内主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 第27-29页 |
2.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外经验 | 第29-31页 |
第3章 唐山湾生态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46页 |
3.1 唐山湾生态城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1.1 唐山湾生态城简介 | 第31页 |
3.1.2 唐山湾生态城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2 唐山湾生态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 第32-36页 |
3.2.1 唐山湾生态城征地补偿及保障的传统方法 | 第33页 |
3.2.2 唐山湾生态城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完善 | 第33-35页 |
3.2.3 唐山湾生态城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真实情况 | 第35-36页 |
3.3 唐山湾生态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36-46页 |
3.3.1 补偿方式单一,宣传不到位 | 第37-39页 |
3.3.2 保障项目较少,保障水平不高 | 第39-41页 |
3.3.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效果有限 | 第41-42页 |
3.3.4 就业扶持和培训有待加强 | 第42-44页 |
3.3.5 失去土地引发精神倚靠缺失 | 第44-46页 |
第4章 完善生态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4.1 坚持政府主导,实行“市场化”运营 | 第46-47页 |
4.2 扩展保障项目,做好制度之间的衔接 | 第47-48页 |
4.3 加速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取得实实在在保障效果 | 第48-49页 |
4.4 完善就业扶持,将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制度 | 第49页 |
4.5 注重对失地农民的精神慰藉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一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