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多年冻土区路基填土力学性质变化及长期变形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现状第17-23页
        1.2.1 冻融循环下土体力学性质变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土体冻胀融沉性质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多年冻土路基现场监测第21-22页
        1.2.4 多年冻土路基数值模拟第22-2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冻融循环对路基填土力学性质影响第26-40页
    2.1 土的基本试验第26-29页
        2.1.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26-27页
        2.1.2 土粒比重及界限含水率试验第27-28页
        2.1.3 土的击实试验第28-29页
    2.2 试验方案及操作步骤第29-31页
    2.3 冻融循环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第31-32页
    2.4 冻融循环对破坏强度的影响第32-35页
        2.4.1 基本规律第32-34页
        2.4.2 破坏强度公式拟合第34-35页
    2.5 冻融循环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第35-37页
        2.5.1 基本规律第35-36页
        2.5.2 弹性模量公式拟合第36-37页
    2.6 冻融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第37-38页
    2.7 小结第38-40页
3 路基填土力学性质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40-50页
    3.1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第40页
    3.2 正交试验设计第40-42页
        3.2.1 未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第40-41页
        3.2.2 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第41-42页
    3.3 显著性分析方法第42-43页
    3.4 显著性分析结果第43-49页
        3.4.1 未考虑交互作用时破坏强度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44-45页
        3.4.2 考虑交互作用时破坏强度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45-46页
        3.4.3 未考虑交互作用时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46-47页
        3.4.4 考虑交互作用时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47-49页
    3.5 小结第49-50页
4 冻融循环条件下土体冻结融化试验第50-66页
    4.1 冻土的融化固结特性第50-51页
    4.2 试验方案第51-52页
    4.3 试验结果分析第52-59页
        4.3.1 压实度对冻融性质的影响第52-55页
        4.3.2 含水率对冻融性质的影响第55-58页
        4.3.3 荷载对冻融性质的影响第58-59页
    4.4 稳定融沉系数和稳定冻胀率预测模型第59-64页
        4.4.1 压实度对预测模型的影响第59-60页
        4.4.2 含水率对预测模型的影响第60-62页
        4.4.3 荷载对预测模型的影响第62-63页
        4.4.4 各因素对稳定融沉系数和稳定冻胀率的综合影响模型第63-64页
    4.5 小结第64-66页
5 多年冻土区路基地温分析及长期变形预测第66-92页
    5.1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第66-74页
        5.1.1 地温横向分布特征第68-69页
        5.1.2 地温竖向分布特征第69-71页
        5.1.3 地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第71-72页
        5.1.4 路基温度场不对称分布特性第72-74页
    5.2 基于水热耦合的多年冻土区路基数值模拟第74-81页
        5.2.1 多年冻土区路基水热耦合计算原理第75-76页
        5.2.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第76-78页
        5.2.3 多年冻土区路基水热耦合模型建立第78-81页
    5.3 多年冻土路基水热模拟结果分析第81-84页
        5.3.1 数值模拟的验证第81-83页
        5.3.2 试验段路基冻土上限预测第83-84页
    5.4 多年冻土区路基长期变形预测第84-89页
        5.4.1 现场变形监测分析第85页
        5.4.2 变形预测基本原理第85-86页
        5.4.3 试验段路基长期变形预测第86-89页
    5.5 小结第89-9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2-96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0-10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MSBC规则A组货物的物性特征参数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驾驶员建模及其在换挡规律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