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1.1 成熟度的认识 | 第13页 |
1.1.2 采收成熟度判定指标的研究 | 第13-14页 |
1.1.3 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 第14页 |
1.1.4 成熟度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 第14页 |
1.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1.5.1 烟叶组织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5.2 烟叶生理活性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1.1.5.3 烟叶质体色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 | 第16-18页 |
1.1.5.4 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1-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1.3 试验采收标准 | 第22-24页 |
2.1.4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2.1.5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2.2.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24-31页 |
2.2.1.1 寻甸地区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24-28页 |
2.2.1.2 石林地区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28-31页 |
2.2.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31-37页 |
2.2.2.1 寻甸地区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31-34页 |
2.2.2.2 石林地区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第34-37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烤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9-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40页 |
3.1.3 试验采收标准 | 第40页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0-41页 |
3.1.4.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3.1.4.2 总氮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3.1.4.3 淀粉酶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3.1.4.4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41页 |
3.1.5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3.2.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1.1 寻甸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1.2 石林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5-49页 |
3.2.2.1 寻甸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2.2 石林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1-7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4.1.3 试验采收标准 | 第52页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2-53页 |
4.1.4.1 鲜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4.1.4.2 田间鲜烟叶的SPAD值快速测定 | 第53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5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3-70页 |
4.2.1 2014年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66页 |
4.2.1.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59页 |
4.2.1.1.1 寻甸地区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度变化的关系 | 第53-56页 |
4.2.1.1.2 石林地区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度变化的关系 | 第56-59页 |
4.2.1.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9-65页 |
4.2.1.2.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4.2.1.2.2 石林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62-65页 |
4.2.1.3 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的变化 | 第65-66页 |
4.2.2 2015年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66-70页 |
4.2.2.1 色素含量随成熟度变化的研究 | 第66-69页 |
4.2.2.2 两年间质体色素降解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69页 |
4.2.2.3 2015年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的变化 | 第69-70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70-72页 |
第五章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以及评吸结果的影响 | 第72-8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2页 |
5.1.2 试验设计 | 第72页 |
5.1.3 试验采收标准 | 第72页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72-73页 |
5.1.4.1 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测定 | 第72-73页 |
5.1.4.2 烟叶的感官质量鉴定 | 第73页 |
5.1.5 数据分析 | 第7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3-84页 |
5.2.1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73-79页 |
5.2.1.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73-76页 |
5.2.1.1.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第73-75页 |
5.2.1.1.2 石林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第75-76页 |
5.2.1.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76-79页 |
5.2.1.2.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第76-78页 |
5.2.1.2.2 石林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第78-79页 |
5.2.2 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第79-82页 |
5.2.2.1 红大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第80-81页 |
5.2.2.2 K326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第81-82页 |
5.2.3 不同成熟度烟叶评吸结果 | 第82-84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84-86页 |
5.3.1 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化合物的影响 | 第84页 |
5.3.2 成熟度对烤后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 | 第84-85页 |
5.3.3 成熟度的评吸结果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6.1 结论 | 第86-87页 |
6.2 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87-89页 |
附表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