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决策学论文

基于本体的多源异构应急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7-31页
        1.3.1 数据融合的体系概述第17-18页
        1.3.2 灾害管理中的信息需求研究第18-21页
        1.3.3 信息融合的方法研究第21-24页
        1.3.4 多源异构应急信息的表示模型第24-28页
        1.3.5 应急信息的研究现状评述第28-31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31-33页
        1.4.1 技术路线第31-32页
        1.4.2 研究方法第32-33页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33-36页
        1.5.1 研究内容第33-34页
        1.5.2 论文结构第34-36页
第2章 应急决策与信息融合第36-58页
    2.1 灾害应急决策的概念模型与典型特征第36-39页
        2.1.1 问题引入第36页
        2.1.2 灾害应急决策的概念模型第36-38页
        2.1.3 应急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特征第38-39页
    2.2 应急信息的处理约束第39-41页
        2.2.1 应急信息的多源性特征第39-41页
        2.2.2 应急信息异构性特征第41页
    2.3 应急信息融合的概念第41-44页
        2.3.1 应急信息融合的基本界定第41-42页
        2.3.2 灾情应对中信息融合的主要任务第42-43页
        2.3.3 融合思路与关键技术第43-44页
    2.4 信息融合中多源证据的组合推理问题第44-50页
        2.4.1 多源异构信息组合推理技术与方法第44-45页
        2.4.2 数据融合的映射关系描述第45-46页
        2.4.3 D-S证据理论第46-48页
        2.4.4 可传递信度模型第48-50页
    2.5 异构信息的语义融合问题第50-57页
        2.5.1 灾害语义信息的表达第51-52页
        2.5.2 语义层信息的描述逻辑及本体概述第52-54页
        2.5.3 OWL DL及其描述逻辑第54-55页
        2.5.4 应急信息的本体描述框架及概念层次第55-57页
    2.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3章 灾害态势评估中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方法第58-80页
    3.1 应急态势评估与信息融合第58-62页
        3.1.1 应急态势评估的内容与目标第58-59页
        3.1.2 自然灾害应急态势评估中的信息与知识需求第59-60页
        3.1.3 应急态势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第60页
        3.1.4 应急态势评估中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任务第60-62页
    3.2 应急态势评估的融合模型第62-65页
        3.2.1 应急态势评估决策的问题描述第62-63页
        3.2.2 应急态势评估中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第63页
        3.2.3 基于融合模型的应急态势评估求解流程第63-65页
    3.3 特征级信息融合方法研究第65-73页
        3.3.1 灾害报告数据的统一表示第65-70页
        3.3.2 数据关联与融合算法分析第70-73页
    3.4 态势评估中决策级融合算法研究第73-79页
        3.4.1 基于TBM模型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的主要过程第73页
        3.4.2 基于TBM的分布式融合模型第73-74页
        3.4.3 动态应急信息的时效性处理第74-75页
        3.4.4 基于规则的多辨识框架融合第75-76页
        3.4.5 算法示例分析第76-79页
    3.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4章 多主体应对任务规划中的信息融合方法第80-102页
    4.1 多主体应对任务规划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第80-85页
        4.1.1 应急任务与应急任务规划的特点第80-81页
        4.1.2 多主体应对任务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1-82页
        4.1.3 多主体应对任务规划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第82-84页
        4.1.4 多主体应对任务规划中信息融合的主要任务第84-85页
    4.2 多主体协同应急规划模式分析第85-87页
        4.2.1 多主体面对任务的协调规划机制第85页
        4.2.2 应对任务规划的体系框架第85-87页
    4.3 基于本体的应急响应方法与计划的表示第87-94页
        4.3.1 应急计划的组成与结构第87-88页
        4.3.2 应急计划本体中的概念抽取第88-89页
        4.3.3 应急响应方法与计划的本体建模第89-94页
    4.4 应急响应方法融合体系框架与算法第94-99页
        4.4.1 应急响应方法融合的体系框架与过程描述第94-95页
        4.4.2 应急响应方法间的语义关系判定第95-96页
        4.4.3 应急响应方法的融合算法第96-98页
        4.4.4 算法应用演示第98-99页
    4.5 应急计划融合算法第99-101页
        4.5.1 基于约束满足的计划融合方法设计第99-100页
        4.5.2 多主体计划融合算法第100-101页
    4.6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支持应急信息融合过程的知识库构建第102-120页
    5.1 应急信息知识库的基本问题第102-106页
        5.1.1 应急信息融合处理中的分层知识体系第102-104页
        5.1.2 应急信息知识库的结构与内容分析第104-106页
    5.2 应急信息融合知识库的知识表示第106-111页
        5.2.1 应急概念本体库第106-109页
        5.2.2 应急信息融合规则库第109-111页
        5.2.3 标准应急程序库第111页
    5.3 台风灾害决策中的信息融合应用示例第111-119页
        5.3.1 灾情信息本体构建第111-113页
        5.3.2 基于融合算法的替换方案构建第113-115页
        5.3.3 多主体应急计划融合第115-119页
    5.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附录第13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氢化非晶硅薄膜结构及其物理效应
下一篇:雷达抗干扰波形优化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