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辽源永清 22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概况 | 第15-24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页 |
2.2 主要气象数据 | 第15-16页 |
2.3 设计范围 | 第16-17页 |
2.3.1 系统一次部分 | 第16页 |
2.3.2 系统二次部分 | 第16页 |
2.3.3 送变电部分 | 第16-17页 |
2.3.4 技经部分 | 第17页 |
2.4 建设的必要性 | 第17-24页 |
2.4.1 辽源地区电力系统现状 | 第17-19页 |
2.4.2 负荷预测 | 第19-21页 |
2.4.3 辽源永清 220kV 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第3章 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概述 | 第24-29页 |
3.1 电网建设项目概述 | 第24-25页 |
3.2 可行性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3.2.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 第25页 |
3.2.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3.2.3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第26-27页 |
3.3 电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理论概述 | 第27-29页 |
3.3.1 电网建设项目评价决策 | 第27页 |
3.3.2 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27页 |
3.3.3 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步骤 | 第27-29页 |
第4章 辽源永清 22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第29-39页 |
4.1 变电站所址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4.1.1 地质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4.1.2 站址岩土工程条件 | 第30-31页 |
4.2 线路工程设计范围及经济指标分析 | 第31-35页 |
4.2.1 线路工程设计范围 | 第31页 |
4.2.2 路径方案分析 | 第31-32页 |
4.2.3 经济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4.2.4 路径方案气象条件 | 第33页 |
4.2.5 导地、线选型 | 第33页 |
4.2.6 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 | 第33-35页 |
4.3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第35-39页 |
4.3.1 工程投资估算 | 第35-36页 |
4.3.2 财务评价 | 第36-37页 |
4.3.3 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5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 第39-44页 |
5.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9页 |
5.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 第39-42页 |
5.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5.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40-42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第6章 辽源永清 22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 第44-50页 |
6.1 辽源永清 22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页 |
6.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 第44-46页 |
6.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50页 |
6.3.1 建立评语集 | 第46页 |
6.3.2 专家打分 | 第46页 |
6.3.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47页 |
6.3.4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页 |
6.3.5 评价值的计算 | 第47-49页 |
6.3.6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