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1 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第8页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第9-11页
        1.3.1 国外现代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相关研究第9-10页
        1.3.2 国内现代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相关研究第10-11页
    1.4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2 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先进经验借鉴第13-24页
    2.1 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发展第13-16页
        2.1.1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演变第13-14页
        2.1.2《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的要求第14-16页
    2.2 国外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第16-24页
        2.2.1 成熟的风险管理外部环境第16-18页
        2.2.2 合理的银行组织架构第18-20页
        2.2.3 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第20-22页
        2.2.4 多种风险防范及控制手段第22-23页
        2.2.5 侧重激励手段约束员工第23-24页
3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基本情况第24-29页
    3.1 PA银行总行简介第24页
    3.2 PA银行沈阳分行简介第24-25页
    3.3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现状第25-29页
        3.3.1 PA银行沈阳分行组织机构设置第25-26页
        3.3.2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主要指标情况第26-28页
        3.3.3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发展趋势第28-29页
4 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4.1 专业的授信观念培育不足第29-30页
    4.2 内部机构设置欠妥当第30-31页
    4.3 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力不足第31-32页
        4.3.1 对公授信政策对业务的指引与推动作用弱化第31页
        4.3.2 管理条款缺乏系统性、严密性第31页
        4.3.3 财务管理制度严重滞后第31-32页
    4.4 管理技术能力欠缺第32-34页
        4.4.1 信用评级模型可靠性较差第32页
        4.4.2 业务信息的采集、分析缺乏完备性第32-33页
        4.4.3 授信资产的后续管理落后第33-34页
    4.5 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素质亟待提高第34-35页
    4.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5 提高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6-43页
    5.1 注重授信业务人员的观念培育与考核第36-37页
        5.1.1 将授信业务风险管理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第36页
        5.1.2 注重提高授信人员业务能力第36-37页
    5.2 设置合理的内部机构层次第37页
        5.2.1 建立独有的授信审批部门和授信审查部门第37页
        5.2.2 建立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内部机构层次第37页
    5.3 改善财务管理制度第37-38页
    5.4 提高管理技术能力第38-41页
        5.4.1 完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第38-39页
        5.4.2 完善用户的数据信息,确定合理的授信范围第39页
        5.4.3 增强授信后期管理工作,建立预警和反应机制第39-41页
    5.5 建立科学的内部考评制度第41-42页
    5.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致谢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A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下一篇:A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