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地震动场空间变化性描述 | 第8-9页 |
1.2.2 相干函数的定义 | 第9-10页 |
1.2.3 多点输入下的结构响应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1.2.4 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地震动场相干函数模型现状及比较 | 第15-30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理论相干函数模型 | 第15-19页 |
2.3 经验相干函数模型 | 第19-28页 |
2.3.1 水平相干函数模型 | 第19-27页 |
2.3.2 竖向相干函数模型 | 第27-28页 |
2.4 已有相干函数模型比较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地震动实用相干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密集台阵地震记录选取 | 第30-34页 |
3.2.1 SMART-1 台阵及地震记录 | 第31-32页 |
3.2.2 LSST 台阵及地震记录 | 第32页 |
3.2.3 地震记录的选取 | 第32-34页 |
3.3 建立空间相干函数模型 | 第34-42页 |
3.3.1 相干函数的计算方法 | 第34页 |
3.3.2 基本假定及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3.3.3 地震动场的空间变化性 | 第35-38页 |
3.3.4 相干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3.4 震源特性对相干函数模型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多维多点输入下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 | 第45-60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分析模型与地震动场模拟 | 第45-53页 |
4.2.1 结构模型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4.2.2 空间相关非平稳地震动场模拟 | 第46-48页 |
4.2.3 模拟地震动与实际地震动对比 | 第48-49页 |
4.2.4 模拟地震动与实际地震动输入下结构响应对比 | 第49-53页 |
4.3 一维多点输入下结构的强震响应 | 第53-58页 |
4.3.1 水平 X 向相干效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水平 X 向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水平 X 向耦合效应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4 竖向一维多点输入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三维多点输入下结构的强震响应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