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国内网壳结构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网壳结构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细胞自动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网壳结构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4 细胞自动机技术 | 第21-24页 |
2.4.1 细胞自动机原理 | 第21页 |
2.4.2 细胞 | 第21-22页 |
2.4.3 状态空间 | 第22页 |
2.4.4 相邻细胞 | 第22-23页 |
2.4.5 局部规则 | 第23-24页 |
2.5 单层柱面网壳的 CA 模型 | 第24-26页 |
2.5.1 单层柱面网壳 CA 数值模式的建立 | 第24-25页 |
2.5.2 相似节点区域的概念 | 第25-26页 |
2.5.3 利用 CA 模型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响应模式的前提条件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单层柱面网壳数值仿真计算 | 第27-3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单层柱面网壳计算模型 | 第27-29页 |
3.3 水平简谐地面运动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响应分析 | 第29-34页 |
3.3.1 线性谐响应分析和计算频率选取 | 第29-30页 |
3.3.2 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 | 第30-32页 |
3.3.3 简谐地面运动下单层柱面网壳破坏模式统计 | 第32-34页 |
3.4 TAFT 地震波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响应分析 | 第34-36页 |
3.4.1 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 | 第34-35页 |
3.4.2 TAFT 地震波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破坏模式统计 | 第35-36页 |
3.5 分析中遇到问题的总结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的节点位移模式 | 第38-5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基本概念 | 第38-40页 |
4.2.1 基本概念定义 | 第38-39页 |
4.2.2 节点位移表示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受力状态模式 | 第39-40页 |
4.3 单层柱面网壳 CA 模式的数字数值算法 | 第40-41页 |
4.4 相似节点区域匹配准则的提出 | 第41-43页 |
4.5 破坏模式投射准则 | 第43页 |
4.6 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 第43-44页 |
4.7 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的位移模式 | 第44-52页 |
4.7.1 地面运动频率不同 | 第45-48页 |
4.7.2 杆件截面不同 | 第48-49页 |
4.7.3 结构构造参数不同 | 第49-51页 |
4.7.4 屋面荷载不同 | 第51-52页 |
4.7.5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 第52页 |
4.8 预测网壳失稳破坏的节点位移模式可行性研究 | 第52-54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强度破坏的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 | 第56-68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基本概念 | 第56-57页 |
5.3 预测网壳强度破坏的节点域应变能密度模式 | 第57-60页 |
5.3.1 单层柱面网壳的 CA 模式数值算法 | 第57-58页 |
5.3.2 CA 方法单层柱面网壳破坏模式 | 第58-59页 |
5.3.3 原因分析 | 第59-60页 |
5.4 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的提出 | 第60-63页 |
5.4.1 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表示的结构受力状态模式 | 第61-62页 |
5.4.2 节点状态值算法 | 第62-63页 |
5.5 相似节点区域的确定及 CA 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5.6 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动力破坏模式 | 第63-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