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2章 创客的发展与相关理论 | 第12-22页 |
2.1 创客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3页 |
2.1.1 创客的诞生 | 第12页 |
2.1.2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创客运动 | 第12-13页 |
2.1.3 高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 | 第13页 |
2.2 国内外高校创客培养案例分析 | 第13-17页 |
2.2.1 国外高校创客案例 | 第13-15页 |
2.2.2 国内高校创客案例 | 第15-17页 |
2.3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17-22页 |
2.3.1 创客教育 | 第17-18页 |
2.3.2 STEM教育 | 第18页 |
2.3.3 创业教育 | 第18-19页 |
2.3.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第3章 天津某高校创客培养分析 | 第22-27页 |
3.1 天津某校创客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3.1.1 创客空间布局情况 | 第22-23页 |
3.1.2 创新项目运行流程 | 第23-24页 |
3.1.3 培养主体及指导教师 | 第24-25页 |
3.1.4 资金、政策支持 | 第25页 |
3.2 天津某校创客培养模式的整体结构 | 第25-26页 |
3.3 天津某校创客培养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第4章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构建 | 第27-46页 |
4.1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概述 | 第27-29页 |
4.2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 第29-42页 |
4.2.1 指导理念 | 第29-31页 |
4.2.2 培养目标 | 第31-32页 |
4.2.3 培养过程 | 第32-37页 |
4.2.4 培养评价 | 第37-39页 |
4.2.5 实践条件 | 第39-42页 |
4.3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构建 | 第42-46页 |
4.3.1 构建原则 | 第42-43页 |
4.3.2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图 | 第43-45页 |
4.3.3 应用策略与适用范围 | 第45-46页 |
第5章 高校创客培养模式应用评价 | 第46-50页 |
5.1 指导教师对创客培养模式的评价 | 第46-47页 |
5.2 学生对以科技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客培养模式的评价 | 第47-49页 |
5.3 讨论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0-5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附录Ⅰ | 第57-58页 |
附录Ⅱ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