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中间语言的移动应用安全性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及恶意代码检测分析第15-27页
    2.1 Android系统概述第15-18页
        2.1.1 Android系统框架与四大组件第15-16页
        2.1.2 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第16页
        2.1.3 Android系统的新特性第16-18页
    2.2 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技术第18-20页
    2.3 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技术第20-22页
        2.3.1 静态检测第20-21页
        2.3.2 动态检测第21页
        2.3.3 混合检测第21页
        2.3.4 检测方法的选择第21-22页
    2.4 机器学习第22-24页
        2.4.1 机器学习概论第22-23页
        2.4.2 典型机器学习算法第23-24页
    2.5 Soot和Jimple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基于Jimple指令的静态检测第27-35页
    3.1 Android权限特征提取第28-29页
        3.1.1 APK结构和权限特征第28-29页
        3.1.2 反编译获取权限第29页
    3.2 Soot反编译第29-33页
        3.2.1 dex文件的结构第29-32页
        3.2.2 Jimple语言和Dalvik字节码的对比第32-33页
    3.3 Jimple提取特征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深度学习的检测模型第35-53页
    4.1 卷积神经网络第35-39页
        4.1.1 卷积神经网络的整体结构第36-37页
        4.1.2 卷积和池化操作第37-38页
        4.1.3 Dropout解决过拟合问题第38-39页
    4.2 梯度下降的反向传播算法第39-41页
        4.2.1 BP神经网络第39-40页
        4.2.2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第40-41页
    4.3 改进DPCNN第41-43页
        4.3.1 双池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第41-43页
        4.3.2 DPCNN的网络的具体结构第43页
    4.4 恶意应用检测模型第43-48页
        4.4.1 特征提取第43-45页
        4.4.2 静态代码检测模型第45-48页
    4.5 实验和结果第48-52页
        4.5.1 数据集介绍第48-49页
        4.5.2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9-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闻文本的事件线抽取
下一篇:基于OpenCV的短时云图变化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